張志剛作報告
報告會現場
9月11日下午,大連理工大學公共管理與法學學院張志剛教授繼續作客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文化講壇第119講暨中華傳統文化系列講座第六講,在生物樓學術報告廳做了題為“道教及其文化特點”主題報告。
講座中,張志剛為大家首先介紹了道教與道家和佛教的區別與聯系,指出道教是中國漢民族的土生宗教,對中國的歷史、文化和醫學的發展都有著重大的影響。接著,張志剛為大家講述了道教的思想淵源和形成,以及道教的創立和發展,并重點介紹了葛洪、寇謙之、陸修靜等道教代表人物的思想。隨后,張志剛又介紹了道教的教派,以及其制度和儀軌。通過講解,張志剛希望大家能利用道教的思想凈化心靈,養成“清靜寡欲”的生活態度,踐行“童心、蟻食、龜欲、猴行”的養生八字決,對于人世間的一切,要順應事物發生發展的自然規律,做到知足、知止、知常,心神平和。整場報告會,張志剛的語言引經據典、妙趣橫生,既通俗幽默,又深入內心。在場聽眾在笑聲中領略了傳統文化的魅力和精髓。
報告會結束后,多位熱心聽眾與張志剛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了交流。至此,中華傳統文化系列講座已完成六講,最后兩講將分別介紹法家和兵家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