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時黨支部由甲板部、輪機部、實驗室和科考隊四個團隊黨員組成,每個工作崗位都設置黨員信息欄,讓黨員們在崗位中亮身份、樹形象、做示范,以實際行動踐行共產黨員的使命和擔當。
黨員信息欄
“科學”號輪機部共有五名輪機員,其中四名輪機員是共產黨員,他們是守護船舶安全的中堅力量,為保障船舶動力和航次任務順利開展發揮了先鋒模范作用。
從左往右:輪機長孫宗強,大管輪于成龍,二管輪劉森,電機員何建成
輪機長的崗位職責是負責全船動力裝置及電力設備的安全運轉。在海上航行的每一天,輪機長都是24小時待命,值班輪機員有任何解決不了的故障和難題,最終都落在輪機長的肩膀上。
“科學”號輪機長孫宗強同志是一名技術過硬的老黨員。他常說:“黨員就該有黨員的樣子,在平時工作生活中能看得出來,在關鍵時刻能站得出來,在緊要關頭能豁得出來”。在本航次航行過程中,對2號柴油機例行吹車檢查時發現1號缸和8號缸大量進水。
故障就是命令,排查就是責任。面對這個棘手的問題,孫宗強一刻不敢耽擱,立馬來到機艙,早飯也沒顧得上吃一口,在他心中設備的安全運轉永遠是第一位的。他帶領機艙的同志們查閱圖紙,分析故障原因,利用他過硬的專業技術儲備,終于找到了故障原因。他帶領機艙全體人員,在溫度高達40多度的機艙里加班加點奮戰了兩天,故障順利得以排除,設備恢復正常運轉。
共產黨員于成龍同志作為輪機長的助手,在工作中積極主動協助輪機長管理機艙事務,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工作作風,將一項項“實之又實、細之又細”的安全管理措施落到實處,在船舶精細化管理方面發揮了先鋒模范作用。
他創新工作模式,提出將每周日定為“輪機部安全日”的建議并在部門內實行。他自己花錢購買了關于船舶安全方面的書籍,搜集與船舶安全相關的事故案例,在每個“輪機部安全日”活動中,他給大家講解船舶安全事故案例分析,以及結合“科學”輪實際情況該如何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讓安全意識深入到輪機部每個人心中,讓安全整改行動切實落實到“科學”輪每天的工作中。
同時,他組織輪機部高級船員對新上崗值班機工進行業務考核評估,對考核評估中發現的問題進行了專項培訓,切實提高了值班機工業務能力,增強了機艙值班安全性。
二管輪劉森及電機員何建成也都是共產黨員,他們在工作中不僅努力鉆研業務,也在船舶生活中關心群眾,幫助群眾。
本航次剛出航的前幾天由于天氣原因船舶搖晃較大,新上船的機工暈船很厲害。劉森與何建成主動關心暈船的同事,講述自己剛上船時暈船的經歷以及克服暈船的辦法,每天輪流給暈船的同事打飯,到房間慰問。在他們的幫助和關心下,新上船的機工感受到了輪機部溫馨的工作氛圍,很快適應船舶工作,融入到輪機部的團隊中。
通過“亮出黨員身份,勇擔崗位責任”的形式,激勵廣大黨員立足崗位,用實際行動踐行黨員的初心使命,更好地發揮好黨員的表率引領及示范帶頭作用,營造“立足崗位做標兵、創先爭優當先鋒”的濃厚氛圍,以黨建促業務、以黨建促安全,有力地保障了海洋科考各項任務順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