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動態
您當前的位置 :

 為積極響應和落實國家科技部、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國科協《關于舉辦2013年科技活動周的通知》要求,圍繞中國科學院“開放興院”的發展戰略,以大力開展科學傳播和科學普及活動,提高公民科學素質,激發全社會創新創造的興趣為目標,按照中國科學院的統一部署,沈陽分院組織中國科學院在沈科研機構于2013年5月18-25日舉辦為期一周的“公眾科學日”活動,本屆公眾科學日主題為“科技引領未來”。

5月18日上午,公眾科學日啟動儀式在沈陽自動化研究所舉行。遼寧省科學技術協會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天然,遼寧省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書記、副主席康捷,沈陽市科學技術局副局長郭玉福,中國科學院沈陽分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包信和,以及中國科學院在沈科研機構主管領導出席。沈陽二中、渾南一中的學生代表及社會各界人士160余人參加了本次活動。沈陽分院副院長韓恩厚主持了啟動儀式。

包信和首先致詞歡迎到場來賓。他表示,對公眾進行科普宣傳、培養和提高青年的科普素質是中科院的重要義務和責任,中科院在沈科研機構“公眾科學日”活動是沈陽市科技活動周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得到了遼寧省科協、沈陽市科技局的大力支持。沈陽分院已連續舉辦了多屆中國科學院“公眾科學日”活動,在社會上取得了良好效果,今年我們將繼續整合駐沈地區研究所的科普資源,將科研設施及成果進行集中開放展示,讓更多的人有機會走中國科學院,了解科學,了解中國科學院。此次活動,有抗震救災機器人展示,有院士和專家的科普報告,有大型科研儀器和科普基地開放,有趣味橫生的科普作品比賽,等等。同時,沈陽分院在今后的工作中,將大力推動科普工作的常態化,我們今年將組織更多的專家學者,到我們的小學、中學、大學去,奉獻更多的校園科普報告會,針對重點科普人群開展持續的科普宣傳,為我省廣大群眾科普知識的增加、科技意識和科學理念的增強做出應有的貢獻。

郭玉福表示中科院積極整合在沈科研機構科普資源,通過院士專家科普報告、高端科普資源對外開放,使更多的人有機會接觸科學、了解科學,必將提升我省科普工作的實效。

中科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副所長梁波在講話中,對研究所的科技成果、院士專家及科普資源進行了簡要介紹,同時希望更多的青年學子能夠積極投身到科技事業中來,為富國強民做出貢獻。

韓恩厚向來賓介紹了中科院在沈科研機構“公眾科學日”的系列活動安排。本次活動將通過國家、院所級重點實驗室、樹木園、標本館等科研設施開放,院士專家科普報告,科普資源走進校園,科普展覽等活動,以及科學家與公眾現場互動等多種形式傳播科學。中科院在沈科研機構將組織院士、科技工作者、科普志愿者積極投身到活動中,向公眾宣傳最新科研成果、科學精神和創新思維,充分展示科學技術對社會經濟發展、改善民生、增強國家綜合實力的突出作用,鼓勵更多的青少年學生立志于投身科學研究和自然探索事業中來。

李依依院士、王天然院士分別在啟動儀式當日向學生們做了題為《航天飛機與泰坦尼克遇難中的材料問題》和《漫談機器人》等科普報告,并與同學們進行了現場互動。學生們在報告和互動交流中零距離感受了院士的魅力,學到了知識,增強了對科學的興趣。曹偉研究員、劉開周研究員、齊俊桐研究員、陶耀東副研究員等也在各分會場為公眾帶去了精彩的專題科普報告??破請蟾嬖趥鞑タ茖W知識的同時,為青少年學生展示了科學探索的精神,激發了青少年學生從事科研工作的熱情與興趣,鼓勵更多的青少年學生立志于投身科學研究事業。

啟動儀式結束后,參會學生在志愿者的帶領下,參觀了沈陽自動化研究所科技成果展廳、水下實驗室、抗震救災展等。在其他分會場,金屬研究所的部分國家、所級重點實驗室和研究平臺,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的標本館、樹木園,沈陽計算技術研究所高精數控等設施完全對外開放,使參觀者身臨其境地觀摩科學實驗和科研儀器,了解科學原理,零距離、多角度、全方位地感受科學的魅力。

18日、19日兩天來自沈陽、濟南、撫順等地區共有2200多名市民學生走進中科院參觀。作為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工作的重要品牌活動之一和全國科技活動周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沈陽分院組織的中國科學院在沈科研機構“公眾科學日”活動受到了國家及地方媒體的廣泛關注,科技日報、遼寧電視臺、遼寧日報、遼寧廣播電臺、沈陽日報、沈陽電視臺等多家媒體對活動情況進行了全方位的報道。

包信和院長致詞

韓恩厚副院長主持儀式

沈陽市科技局副局長郭玉福致辭

  沈陽自動化所副所長梁波致辭

王天然院士作科普報告

李依依院士作科普報告

參觀防恐排爆機器人

參觀水下機器人

參觀旋翼機器人

參觀抗震救災圖片及實物

附件:
    99视频这里只有精品视频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_国产苏怡静事件在线看_欧美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