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動態
您當前的位置 :

  神奇的記憶合金靠著變形帶動著風車旋轉;活靈活現的“仿生蛇形機器人”在自由自在的爬行;鮮花在專家的指點下制作成了標本可以收藏……5月17-18日,中科院在沈科研機構舉行第十屆公眾科學日活動吸引了沈陽市民齊聚中科院,一項項有趣的科學實驗和難得一見的高科技成果令大家大開眼界。 

  作為2014年全國科技活動周的組成部分,中國科學院在沈科研機構舉辦主題為“科技創新助力圓夢”第十屆公眾科學日活動。在沈科研機構的植物園、標本館、機器人展館、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向公眾敞開大門,集中展示中科院的科技創新成就。 

  葉恒強院士、胡敦欣院士分別在啟動儀式當日向學生們做了題為《原子排列的秘密》和《海洋與氣候》等科普報告,并與同學們進行了現場互動。學生們在報告和互動交流中零距離感受了院士的魅力,學到了知識,增強了對科學的興趣。劉健研究員、王顏紅研究員、曹偉研究員、陶耀東研究員、焦念東副研究員、陳成博士等也在各研究所為公眾帶去了精彩的專題科普報告??破請蟾嬖趥鞑タ茖W知識的同時,為青少年學生展示了科學探索的精神,激發了青少年學生從事科研工作的熱情與興趣,鼓勵更多的青少年學生立志于投身科學研究事業。 

  在金屬研究所,參觀人員在志愿者的帶領下參觀了“材料是人類文明的階梯”、“材料學認知”、“神奇的新材料”、“材料與美麗中國”、“材料與日常生活”等室外展示區,通過實物展示、互動小實驗和展板等讓大家了解了材料相關的科普知識,例如鋰電池的內部結構,能“自動”旋轉的風車,放在人體中的材料,材料也會“疲勞”等。金屬所還開放了光催化材料實驗室 、能源催化材料實驗室、凈水材料實驗室、表面分析實驗室、電子探針實驗室等供公眾參觀,讓大家零距離的了解科學家們日常的工作。  

  在沈陽自動化研究所,學生們和社會公眾分批次參觀了科技成果展室和水下條件實驗室。參觀過程中,來自所青年志愿者協會的志愿者們為參觀者們生動詳細地講解了旋翼無人機、極地冰雪面移動機器人、“靈豹”反恐防暴機器人、膠囊內窺鏡機器人、空間遙操作與機器人技術、廢墟搜救機器人、北極ARV、水下滑翔機等一批沈陽自動化所機器人研究成果,并觀看了蛇形機器人等類仿生機器人的現場操作演示。所到之處,各個年齡段的科技迷們將志愿者們團團圍住,認真聆聽講解,并不時提問互動,氣氛熱烈,志愿者們耐心細致的講解令參觀者們受益良多。 

  在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東北標本館及樹木園科普基地向社會公眾開放,并參觀了納豆科普展等。在標本館同學們了解了植物的識別要點,參觀了植物進化與東北地區國家級保護植物、東北珍惜瀕危植物、瀕危植物語生態環境的關系等,還動手制作的標本;參觀納豆過程中,大家了解了納豆的制作發酵過程及對我們健康的功效,并現場參觀了納豆發酵的整個過程品嘗了發酵好的納豆;大家還有機會走進了樹木園,參觀了珍惜瀕危植物區等。參觀過程中大家了解到了我們身邊的植物、舌尖上的安全,學習了植物野外識別技巧、特色植物景觀應用等知識。 

  在沈陽計算技術研究所公司,來參觀的師生參觀了高檔數控國家工程中心、沈陽高精數控技術有限公司,直觀的了解了數控系統產品、機床電子產品等。使參觀者身臨其境地觀摩科研儀器,了解科學原理,零距離、多角度、全方位地感受科學的魅力。 

  此次公眾科學日活動也特別邀請到了遼寧省科技館的科普大篷車,各種聲光電展品呈現了一個科普樂園。玩的同時了解科學知識,激發孩子對科學的熱愛和興趣。17日、18日兩天共有4700多名市民、學生走進中科院參觀。 

  科技活動周后,中科院沈陽分院還將組織專家科普報告走進校園,讓更多的師生能夠與專家面對面交流,了解科學,了解科學院。 

  今年沈陽分院組織在沈科研機構的“公眾科學日”活動受到了國家及地方媒體的廣泛關注,科技日報、遼寧電視臺、遼寧日報、遼寧廣播電臺、沈陽日報、沈陽電視臺等多家媒體對活動情況進行了全方位的報道。

葉恒強作報告

胡敦欣作報告

 參觀科普大篷車

樹木園“游園會

在金屬所參觀

金屬所科普知識問答現場.

在沈陽生態所參觀

在沈陽自動化所參觀

  在沈陽自動化所參觀

在沈陽計算公司參觀

附件:
    99视频这里只有精品视频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_国产苏怡静事件在线看_欧美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