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動態
您當前的位置 :

  

  祝普強做科普講座

  

  

  機器人展示環節

  

  參加活動人員與師生合影

  423日上午,由綜合辦公室和科技處聯合組織舉辦的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科普進校園”活動走進了沈陽市于洪新城第一小學,平日里忙碌在實驗室的科研人員走進教室,為這里的小學生們送來了鮮活有趣的科學知識。

  活動分為科普講座和機器人展示兩個環節。

  在科普講座環節,沈陽自動化所高級工程師祝普強以一段熱門電影《變形金剛》的片段開始了他的報告——《我的機器人夢想》。祝普強從2012年開始從事水下機器人研究工作,全程參加了我國“蛟龍”號載人潛水器4次海試任務,以及2次試驗性應用航次保障任務。值得一提的是,他作為控制系統保障人員,在2012年親歷了我國載人深潛史上首次突破7000米的里程碑式的偉大歷史時刻。通過海試現場視頻和精彩的照片,祝普強向孩子們講述了“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的構造、功能,以及自己作為一名海試人員在出海期間的有趣經歷。

  下課鈴聲響起后,孩子們來到操場,早有兩臺機器人等在那里——曾經參加過2013年四川蘆山地震救援的廢墟可變形搜救機器人和一臺蛇形仿生機器人。

  在操作人員的控制下,廢墟可變形機器人時而呈一字形前進,時而用兩個履帶“站立”,魔術般地變換著造型。這臺機器人曾參加過四川蘆山地震救援,至少能變出三種形態,還能進入到廢墟搜索幸存人員。機器人可以按照無線電信號指示前進、后退及轉彎等。身長1米,腰間直徑8厘米,體重1公斤的蛇形機器人能夠靈活地左右行進,躲避障礙,宛如一條小蛇一般穿梭在孩子們身邊,它具有三維空間運動能力,可以自動識別地面環境特征,相應采取蜿蜒、側動、伸縮、翻滾等各種步態,在硬地面、沙地或軟土中爬行,還能夠跨越5厘米的障礙物。來自沈陽自動化所的科研人員一邊操作著工作站,一邊向圍在身邊的孩子們耐心講解著機器人知識,可靈活變形的小機器人們引來孩子們陣陣歡呼聲。

  于洪新城第一小學的大部分學生是農民工和拾荒者的孩子,沈陽自動化所將本次“科普進校園活動”選在該校,是希望讓這里的孩子們有更多的機會了解科學,熱愛科學,從而激發他們學習科學知識的熱情,樹立起良好的自信心和正確的理想。沈陽自動化所作為中科院在沈面向機器人與智能制造的科研單位,在扎實做好科研的同時,也時刻不忘回饋社會、服務社會的責任。于洪新城第一小學副校長關繼雨向記者表示,該校作為于洪區科技互動特色學校,師生們對科技發明的熱情都非常高漲,希望能有更多的科研機構走進學校,走進課堂,為孩子們帶來最前沿的科學知識。(綜合辦 科技處)

附件:
    99视频这里只有精品视频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_国产苏怡静事件在线看_欧美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