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是枯燥的?科學是高深的?并非如此?!靶↑S魚”帶您開啟神秘的大西洋之旅;土豆插上金屬片由于電位差異就能產生電流;普通的樹葉在專家的指點下制作成了標本可以收藏;可愛的帝企鵝來到了您的身邊……作為2016年全國科技活動周的重要組成部分,5月14日-15日,中國科學院沈陽分院舉辦了主題為“科技創新 追夢未來”第十二屆公眾科學日活動。
為了使這次科普活動更加生動、吸引社會公眾,沈陽分院與系統內各研究所精心組織策劃,將實驗室、樹木園、標本館、機器人展廳、海洋生物標本館、海洋科普展廳等科普基地與場館等大量資源豐富、特色鮮明的科普資源對社會公眾免費開放,讓社會公眾走進中科院,與院士專家面對面,了解科學,認識科學,激發全社會對科學的熱愛。
同時,圍繞公眾廣泛關注的先進材料、機器人、工業4.0、生物質能源、海洋科考、環境保護等方面熱點問題,組織了院士、專家學者報告。沙國河院士、張健研究員、劉健研究員在啟動儀式當日向學生們作了題為《奇妙的科學實驗》、《皇冠上的明珠——走進高溫合金》、《深海水下機器人》的科普報告;王二東、李寧、肖春雷、段春鳳、趙辰陽、趙子昂、劉意楊、蔣維、程鈺蓉、騰飛、田崇國、章海波、鄭飂默等專家學者也在各研究所為公眾帶去了精彩的專題科普報告??破請蟾嬖趥鞑タ茖W知識的同時,向青少年學生傳遞了科學探索的精神,激發了青少年學生從事科研工作的熱情與興趣,鼓勵更多的青少年學生立志于投身科學研究事業。
在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志愿者為參觀市民展示了高端設備和前沿成果,離子速度成像、光發射電子顯微鏡、掃描隧道顯微鏡、紫外拉曼光譜、飛秒光譜與交叉分子束……這一個個“高大上”的、讓人“不明覺厲”的名詞,看似有些讓人“望而卻步”,但在志愿者深入淺出的講解和視頻生動的演示中,大家聽得津津有味,紛紛表示有所收獲。還有專門為小朋友們準備的、能讓大家親自動手的互動展品或實驗環節,如燃料電池無人機、汽車、金屬空氣電池、五花八門的有機顯色反應、多種樣品和材料的顯微鏡觀察、微流控芯片養線蟲等等,參觀者通過一個個親身的實驗操作,在了解科學知識的同時,收獲了科學帶來的神奇樂趣。在讀博士生科普小分隊報告講解得生動有趣,場場爆滿,參觀公眾紛紛表示,能如此近距離地體驗到科學的魅力,了解到了一個不一樣的世界,同時也希望能有更多的機會走進科學院,走近科學家。
在金屬研究所,參觀人員在志愿者的帶領下參觀了材料學認知和神奇的新材料科普展,通過實物展示、科學儀器觀察、互動小實驗和展板等讓大家了解了材料學科通用的基礎知識和神奇的新材料,例如3D打印材料、新型凈水材料、抗菌不銹鋼、石墨烯材料、超導磁懸浮列車、可溶鋁合金等。公眾在金屬所參觀了先進炭材料研究部、環境功能材料研究部、催化材料研究部、材料疲勞與斷裂研究部的部分實驗室以及分析測試部的表面分析實驗室、電子探針實驗室等實驗室。
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樹木園科普基地向社會公眾開放,舉辦“花朵奧秘”為主題的科普活動,分為“花朵探秘”、“自然足跡”和“舌尖上的安全”三個部分。通過花朵探秘為來參觀的市民講解植物的季節變化,由花至果的生長變化;自然足跡活動中,科普工作人員通過鼓勵孩子觀察植物的葉芽、花蕾、花朵等,指導孩子們如何親手制作植物標本;舌尖上的安全科普部分,通過現場實驗,讓公眾直觀地了解入口食品的危險,學習如何健康安全飲食。通過科普宣傳活動傳達了關心我們生活的地球、熱愛生命、保護環境的內涵,讓孩子在快樂的氛圍中領悟自然的奧秘、播撒熱愛自然和探索自然的種子。
在沈陽自動化研究所,市民與學生們觀看了六軸旋翼無人機試飛,參觀了科技成果展室、機器人展室和水下機器人實驗室。參觀過程中,來自研究所青年志愿者協會的志愿者們生動詳細地講解了旋翼無人機、極地冰雪面移動機器人、“靈豹”反恐防暴機器人、廢墟搜救機器人、北極ARV、水下滑翔機等一批沈陽自動化所機器人研究成果,并觀看了蛇形機器人等類仿生機器人的現場操作演示。所到之處,各個年齡段的科技迷們將志愿者團團圍住,認真聆聽講解,并不時提問互動,氣氛熱烈,志愿者們耐心細致的講解令參觀者們受益良多。
海洋研究所開放了包括亞洲館藏量最大的中國科學院海洋生物標本館、極地海洋生物標本庫,中國科學院海洋生物學、海洋地質學、海洋生態學等重點實驗室,以及貝類、海參、水母、魚類等海水養殖實驗室,讓市民親身感受最前沿的海洋科技成果?;顒赢斕?,海洋所還組織了青島市第九屆中小學生“我心目中的海洋”主題繪畫活動、海洋知識有獎問答、“我是小小海洋科學家”海洋小實驗、“微觀世界——有孔蟲”主題展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科普活動。
同時,海洋所的“科學”號海洋科學考察船及深??瓶汲晒?,代表中國科學院參加了北京舉行的全國科技活動周開幕式的主場活動,劉延東副總理到現場參觀??茖W號海洋科學綜合考察船是中國最先進的海洋科學綜合考察船,具備全球航行能力,船舶和船載探測與實驗系統處于國際先進水平。
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通過科普講座、有獎問答、實驗室參觀等傾力打造了一場科普盛宴。參觀者了解了什么是清潔能源,為什么要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和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低碳環保等科普小知識,學習了小小的微藻如何能產生可供飛機、汽車使用的液體燃料,以及美國電動汽車新貴--特斯拉中使用的新型鋰離子電池具有那些科技創新等知識。
在沈陽計算技術研究所公司,來參觀的師生參觀了高檔數控國家工程中心、沈陽高精數控技術有限公司,直觀地了解了數控系統產品、機床電子產品等。使參觀者身臨其境地觀摩科研儀器,了解科學原理,零距離、多角度、全方位地感受科學的魅力。
沈陽分院公眾科學日活動得到了遼寧電視臺、沈陽電視臺以及科技日報、光明日報、中國科學報、新華網、中新社、遼寧日報、沈陽日報等媒體的廣泛宣傳,對于向社會公眾進行科普宣傳和培養,提高公眾科學素質起到了很好的傳播效果。據不完全統計,在兩天的開放時間內,中科院沈陽分院系統各單位共接待來自沈陽、大連、青島等地的團體及社會各界人士1.8萬余人次。
為使更多的社會公眾接受科普教育,打造科普工作常態化工程,沈陽分院與遼寧省科協、遼寧省科技館合作,定期舉辦科普大講堂活動;與教育部門及中小學合作,將科普報告走進學校。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公眾科學日現場
金屬所報告會現場
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公眾科學日現場
沈陽自動化研究所公眾科學日現場
海洋研究所公眾科學日現場
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公眾科學日現場
沈陽計算所公司公眾科學日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