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8到19日,中科院沈陽生態研究所舉辦第十九屆公眾科學日活動,中國科學院沈陽分院副院長馬越紅等領導來所指導公眾科學日工作。本屆公眾科學日以“熱愛大自然”為主題,為期兩天的活動吸引了文藝二校、育才小學的學生、家長和社會公眾等超過1000人次參與?;顒影皩<覉蟾妗?、“標本長廊”,“動手實驗”和“文創活動”四個環節,其中穿插多種形式的互動問答,向青少年和社會公眾集中展示大自然的魅力,現場互動頻繁,氣氛熱烈。
在專家報告環節,東北生物標本館館長袁海生研究員作《多彩的真菌世界》科普報告,他以大量圖片展示了種類繁多的大型真菌,普及了東北地區常見毒蘑菇種類、識別特征,以及誤食毒蘑菇后的癥狀和自救方法。隨后,沈陽樹木園黃彥青博士帶領大家走進了《神秘的植物世界》,共同感受植物世界的神奇。報告后的科普知識有獎問答環節,小朋友們爭先恐后的搶答問題,報告老師耐心引導解答,氣氛十分活躍。
在科學實驗環節,標本館老師現場演示制作植物標本,并指導每位小朋友親手制作出屬于自己的植物標本;小伙伴們在顯微鏡下探尋微觀生物世界的奧秘。在生態彩繪環節,小朋友們紛紛拿起畫筆,在團扇上描繪七彩的自然世界。在標本館外的 “標本長廊”,指導教師將圖片與實物結合,直觀的展示自然之美。
在中科院統一部署和沈陽分院大力支持下,在指導教師和科普志愿者共同努力下,我所公眾科學日活動取得圓滿成功,實現了讓公眾走近科學、熱愛科學的目的,激發了青少年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和熱情,獲得公眾廣泛的好評。(圖文/潘蓉蓉 丁瑋杭)
袁海生館長講述《多彩的真菌世界》
黃彥青博士介紹《神秘的植物世界》
科普報告現場
科普知識有獎問答
科普知識有獎問答
探尋魚缸里的微型生物世界
制作植物標本
生態彩繪
指導教師和科普志愿者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