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由中國科學院沈陽分院、遼寧省科學技術協會主辦,中科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遼寧省科學技術館承辦的2016年第四期科學講堂邀請到中科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劉開周研究員做“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深海探秘親歷”科普報告。來自微信平臺網絡預約、現場預約的社會公眾400多人參加了報告會。
報告中,劉開周通過自己四年里7次深潛的經歷,生動形象地與大家分享了奇妙的海底世界和一些鮮為人知的海試背后故事,緩緩掀起“蛟龍號”的神秘面紗。“中國‘蛟龍號’載人潛水器順利到達7062米深的海底,在世界載人深潛的榜首刻下了中國人的名字,是世界同類型載人潛水器的最大下潛深度,這是中國人的驕傲”,劉開周的報告不時贏得現場陣陣掌聲。報告結束后,劉開周與聽眾們進行了趣味互動,“地面與太空和深海對話時,哪種時間快” ?面對提出的問題,孩子們踴躍舉手回答,氣氛十分熱烈,其中也不乏一些家長給出了非常專業的答案。本次報告會使廣大學生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面,對于從小樹立熱愛科學的精神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
為更好的履行國立科研機構科學普及的責任,滿足公眾對科學的渴求,沈陽分院加強與遼寧省科協合作,開辦遼寧科普大講堂,今后將每月舉辦一次,旨在整合中科院高端科普資源,組織院士專家經常性的開展系列科普講座,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在全社會推動形成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氛圍。
劉開周,工學博士,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碩士研究生導師?!膀札執枴鄙詈]d人潛水器潛航員。2012年被中共中央、國務院授予“載人深海深潛英雄”。2013年十二運會時擔任主火炬手點燃全運圣火。
報告會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