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動態
您當前的位置 :

6月9日,來自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物理競賽班的30名高一學生走進青島能源所,參加以“光”為主題的研學實踐活動。通過參觀研究所展廳、聆聽專題講座、親手操作青島能源所原創單細胞分析/分選儀器等形式,沉浸式體驗科學研究的魅力。此次活動旨在拓展青少年科學視野、增強動手能力,激發其探索未知、投身科研的熱情。

在展廳參觀環節,學生們在講解員的引導下,了解了研究所的發展歷程、戰略定位、科技平臺與代表性成果,直觀感受到國家級科研機構在新能源、新生物、新材料等領域的科研實力與使命擔當。

隨后,單細胞中心的兩位青年科研人員分別帶來精彩科普講座。

高級工程師鄭曉姍以《你相信光嗎?——從生活現象走向諾貝爾物理學獎》為題,從“天空為什么是藍色”這一日常問題出發,引導學生進入光的科學世界。她深入講解了兩項與光密切相關、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重要技術:拉曼散射效應、光鑷技術,它們分別在光與物質相互作用的研究以及光的操控能力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通過生動比喻和豐富案例,鄭曉姍向學生們展示了光如何幫助我們“聽懂物質的秘密”,也啟發大家對基礎科學研究的興趣。

工程師闞凌雁以《從奇思妙想到科學利器》為題,系統講述了科研儀器從概念構想到工程實現的全過程。她結合自身在光學工程領域的研發經歷,詳細介紹了單細胞中心自主研發的單細胞微液滴分選儀EasySort、數字化克隆挑選儀DCP、高通量流式拉曼分選儀FlowRACS等創新裝備,展示了我國在高端科研儀器國產化道路上的探索與突破。她指出,這些設備服務于微生物組研究、微藻分子育種、細胞工廠篩選、生物資源挖掘、生物過程監控、抗感染精準用藥、腫瘤藥物篩選等廣闊領域,真正實現了“從科學問題出發,自主設計、持續迭代、精準服務”的全鏈條創新。

實踐操作環節則進一步激發了學生們的參與熱情。在科研人員指導下,學生們分組體驗了兩項光學主題實驗:一是《基于拉曼光譜的粉末識別》,通過對比不同樣品的光譜特征,實現“長得像但本質不同”物質的識別,理解分子“光譜指紋”的概念;二是《基于光的單細胞/克隆篩選》,依托光致氣泡原理在DCP平臺上完成單細胞/克隆識別與分選,感受智能生物儀器的操作流程與工程邏輯。

“以前只在課本里學到光學知識,沒想到今天能在實驗室里親手操作儀器,看到不同物品的拉曼光譜,特別震撼!”一位學生在實驗結束后興奮地表示。帶隊教師也評價道,本次研學活動既貼近科研前沿,又兼具趣味與啟發性,是一次極具價值的科技教育實踐。

活動最后,單細胞中心主任徐健研究員表示:“開展科學教育、傳播科學思想,是中國科學院作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應盡的社會責任。希望同學們在這次研學中,不僅收獲知識和體驗,更能種下熱愛科學的種子,將來有機會投身科研事業,為國家創新發展貢獻智慧與力量?!?/p>

下一步,青島能源所將積極響應總書記“在教育‘雙減’中做好科學教育加法”的號召,依托“綠色低碳科學教育創新聯合體”,聯合科學教育主管部門、中小學校及社會力量,開展高質量的科學教育活動,搭建綠色低碳領域“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的橋梁,為國家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厚植土壤。

附件:
    99视频这里只有精品视频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_国产苏怡静事件在线看_欧美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