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國科研人員基于自主研制的深海原位拉曼光譜探測系統,通過深海原位實驗,首次證實了天然氣水合物可攜帶冷泉氣體到達海表,該科研成果在國際學術期刊《地球化學觀點快報》發表?! ?
海洋中的天然氣水合物儲量豐富,其所蘊含的天然氣資源總量相當于傳統化石燃料碳總量的兩倍,是未來理想的清潔能源之一。近幾十年來,科學家們對天然氣水合物的性質、穩定性等做過各種實驗,但截至目前,天然氣水合物發生失穩在海洋中經歷的上升過程仍未知,其攜帶冷泉中的甲烷氣體在海水中能夠到達的深度仍不清楚。
在這項科研實驗中,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的科研人員利用“科學”號科考船及“發現”號ROV深海機器人,在南海海域利用活躍的冷泉噴口進行天然氣水合物上升分解原位實驗,并通過拉曼光譜探測系統實時監測天然氣水合物上升過程中的相態變化。研究發現, 水合物膜的形成能夠大大增加甲烷氣體的生存能力,攜帶甲烷氣體到達較淺的深度甚至是大氣,這可能是冷泉氣體影響淺層水體或者大氣環境的一種重要運輸方式。該項研究細化了水合物分解過程與海水深度之間的關系,加深了對氣體水合物分解演化機制的理解, 為 天然氣 水合物上升分解過程提供了新的見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