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中心在挖掘項目的同時,亦注重全產業鏈發展的訴求。圖為山東中心工作人員調研華力電機公司。
■本報記者 沈春蕾
“我們能向中科院的專家請教技術難題嗎?中科院的大門會向企業敞開嗎?”在不少企業心中,中科院似乎就是如此“高高在上”。
“企業經常遇到各類技術難題,希望能找到科研院所為他們指點迷津,卻擔心被拒之門外?!敝袊茖W院山東綜合技術轉化中心(以下簡稱“山東中心”)主任王曉斌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說。
在院地合作中,這樣的尷尬山東中心遭遇過。因此,為了順利地進行院地合作,僅有十來個工作人員的山東中心,每年走訪當地企業約400余家。通過面對面的溝通,山東中心深入一線挖掘產業鏈需求的共性技術,并與中科院相關科研院所實現對接,解除了中科院與企業之間一直以來的疏遠感。
搭建技術平臺做公益之事
中科院的技術轉移中心目前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平臺型中心,另一類是中介型中心。
中介型中心一般采取企業化運作方式,是法人性質單位,有獨立的辦公地點,主要圍繞技術轉移轉化提供策劃、組織和協調等工作,如北京、上海和沈陽3家國家級技術轉移中心;平臺型中心一般有自己的場地,提供物理空間,中科院的單位可以入駐,比如湖北、湖南和嘉興中心等。
山東中心從形式上看是平臺型中心,采取大中心帶小中心的形式,以山東中心為首,在地方設立分中心;然而,從具體工作方面看,山東中心卻在開展中介型中心的工作,除了提供具體的技術平臺,山東中心還深入企業調研,組織交流活動,挖掘可以與中科院相關技術實現對接的項目。
山東中心目前為非法人單位,并非一個利益主體,更不承擔盈利的任務。因此,山東中心將精力主要集中在搭橋梁、造環境、促交流、建平臺、引人才上。
王曉斌要求山東中心的所有工作人員,一定要深入企業生產一線,充分了解需求,實現企業需求與研究所技術的對接。一旦企業和研究所建立起聯系、達成合作意向之后,山東中心的工作才可告一段落。
在山東中心的安排下,企業和研究所可能很快就會建立起直接的聯系。雖然山東中心參與完整轉化過程的項目很少,但山東中心卻成功地營造了院地合作的良好氛圍,實現了中科院技術在地方的應用推廣,也讓更多企業找到了接近中科院的捷徑。
王曉斌說:“越來越多的企業知曉山東中心。更重要的是,企業明白通過山東中心,可與對口的中科院研究所連接上,找到他們需要的技術和專家?!?/DIV>
扶持特色產業 注重產業協同
不同地區的企業也會體現當地特色。
在山東,有不少來自傳統行業的大企業,轉型升級早已提上日程,這些企業希望能夠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技術支持。
如山東醫藥行業,盡管目前該地區的醫藥行業在全國排名第一,但醫藥企業普遍面臨利潤薄的生存困境。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藥企大多從事仿制藥的生產和研發,技術含量較低。
因此,由當地政府牽頭打造新藥創新大平臺,努力提升醫藥行業的核心競爭力,帶動山東新醫藥產業的發展。為配合這項工作,山東中心積極謀劃和引薦中科院研究所參與新藥創新大平臺的建設,推動山東藥企與中科院研究所合作開展新藥研發。
此外,隨著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海洋產業發展在山東備受重視。目前,海洋裝備、港口運輸、海洋生物等產業正在穩步發展。作為國字號科研機構,中科院從技術導入、人才吸引、平臺搭建、戰略咨詢等多層次組織參與其中,如幫助山東省進行海岸帶功能規劃,從產業的空間布局上提供科學的依據。
從點到面,從局部到全面,山東中心在挖掘項目的時候,亦注重全產業鏈發展的需求。如山東中心十分關注傳統產業的技術需求,努力提高產品質量和附加值、降低原材料與能源消耗、消除環境污染的技術和成果推廣給山東企業,從而提升傳統產業的發展水平。
王曉斌說:“山東的傳統產業為社會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同時該地區的傳統產業還有提升空間。因此,我們在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同時,需要注意產業結構的協調?!?/DIV>
《中國科學報》 (2012-04-21 B3 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