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掃描
您當前的位置 :

  2011年,鐵嶺市政府與中科院沈陽分院簽署了全面科技合作協議,中科院14家科研院所與我市30多家企業面對面洽談,截至目前,有10家企業與中科院相關科研院所簽訂了合作協議,許多研究成果已轉化實施,帶來了一定的經濟效益。鐵嶺已經成功走出企業與中科院各院所合作的“產學研聯盟”模式。

  “鐵光模式”帶動產學研合作

  從2005年開始,我市與中科院就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關系。

  作為一個傳統的農業地區,我市的民營企業起步較晚,由此帶來一個較為嚴峻的問題——其科技創新能力相對薄弱。市科技局曾對此做過專題調研,結果顯示全市設有研發機構的企業占規模以上企業總數不足4%,而且大多形同虛設,有80%以上的企業自我科技投入不到當年銷售收入的1%,而在企業從事高科技活動的人員更是難尋,高水平研發人員幾乎沒有。市領導認識到,在人才匱乏的情況下,讓企業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大搞科技創新是不現實的。但如果沒有創新,企業的發展就永遠不能實現突破。

  2004年,鐵嶺鐵光儀器儀表有限責任公司獨辟蹊徑,與清華大學、東北大學、天津大學等高校的科研院所謀求合作,聯合開發出了高壓高溫液位計、齒條式退膛鍋爐火焰電視監視裝置等10多個新產品,其中一部分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填補了國內空白。在科研院所科技成果的轉化率大大提高的同時,鐵光公司產品的市場占有率也實現了倍增。

  鐵光公司的成功讓市相關部門眼前一亮,經過更進一步研究他們發現,部分大專院校、科研院所擁有企業最缺乏的人才和設備,但卻存在著科研經費不足的問題,也由于缺少市場調研,研究出來的東西往往沒有市場,難以轉化。一個擁有足夠的研發能力卻缺乏市場需求,一個知道市場需要什么卻研發能力有限,如果能促成兩方面合作,結果一定和“鐵光模式”一樣是雙贏。鐵嶺開始大力推進企業與各高校、科研院所的聯系、合作。

  30家企業與中科院各院所對接

  2011年,為了能讓企業與技術單位的合作更加緊密,市領導親自帶領30多家企業,先后到中科院長春應化所、大連化物所、沈陽金屬所、北京熱物理所等科研單位洽談對接。時任中科院沈陽分院副院長梁波又親自帶領專家教授到鐵嶺進行實地考察,面對面地了解企業實際需求。經過雙方多次相互參觀考察,同年7月,鐵嶺市政府與中科院沈陽分院簽署了全面科技合作協議,中科院14家科研院所與鐵嶺30多家企業進行了面對面洽談。

  政府為企業和科研機構搭建平臺

  在為企業與科研院所牽線搭橋的過程中,政府為企業和科研院所搭建平臺,有關部門定期深入轄區內所有規模以上企業走訪,尋找企業急需技術支持的項目,將企業的技術需求匯總后,拿著企業的需求到中科院登門造訪,中科院根據所提供的技術需求,有針對性地向各相關科研院所尋找技術支持。在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共建合作機構等工作的基礎上,相關部門還不斷為企業提供知識產權受理、科技企業發展培訓、人才培養、投資融資等方面的附加服務,通過各種辦法促成二者合作,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多家企業受益

  幾年來,“鐵光模式”已經越來越多地被成功復制,遼寧鹿源參茸飲片有限公司就是與中科院成功合作的典范。遼寧鹿源參茸飲片有限公司是從事鹿產品加工的企業,但僅限于鹿茸或茸片、鹿胎等的粗淺加工,產品市場競爭力不強、附加值不高,長期得不到提檔升級,特別是鹿角、鹿骨、鹿皮、鹿血等只是當做廢品來處理。經過市科技局牽線搭橋,鹿源公司與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進行了技術合作,共同開發鹿膠原肽等產品。研究所進行了可行性分析:根據目前的市場價格推算,膠原肽約600元/公斤,價值30元的1公斤鹿皮可生產膠原肽0.2公斤、價值120元,在經濟上完全可行。目前這項技術已研發成功,申報了國家專利,將于今年正式投產。對鹿的邊角料的利用,拉長了企業鹿產品精深加工的產業鏈,

 

詳見:http://epaper.lnd.com.cn/html/tlrb/20130124/tlrb1146794.html

附件:
    99视频这里只有精品视频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_国产苏怡静事件在线看_欧美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