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雅安蘆山縣災區,來自中科院的多支救災隊伍,多種救災儀器,正圍繞人員搜救、保障應急等展開工作??梢宰杂勺冃芜M入復雜垮塌區域的搜救機器人、“空中指揮官”旋翼無人機、一次能充滿200部手機的高能量電池……一批科技“寶貝”在抗震救災中立下奇功。
“變形”機器人:鉆進廢墟找尋生命
蘆山縣龍門鄉的救援排查中,一款可在并排型、三角型、直線型3種構型間變化的救援機器人,成為搜救人員的幫手。
中科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李斌及其團隊,帶來的這款“廢墟搜救可變形機器人”,能夠攜帶紅外攝像機和音頻傳感器進入廢墟,并向外傳輸信息?!熬仍藛T進入大型廢墟搜索幸存者,易受到余震傷害。機器人不受這種問題的困擾,還可以進入到人不能進入的狹小地段?!崩畋笳f,這種機器人輔助救援,對于找尋幸存者更有針對性,也使救援人員在廢墟內停留時間更短,從而保障他們的人身安全。
這款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研發的“變形”機器人,還可攜帶生命探測儀?!跋喈斢诮o生命探測儀裝上了腿腳,讓它自主進入垮塌建筑內部?!崩畋蠼榻B,過去的生命探測儀,要由救援人員攜帶到垮塌建筑附近使用;基于人身安全考慮,作用范圍有限,探測不到建筑物的更深處。該機器人攜帶生命探測儀可以使探測區域大幅提高。
旋翼無人機:兩小時完成搜救
在龍門鄉紅星村埋壓人員的排查中,跟隨國家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趕赴現場的旋翼無人機,成為“救災的空中指揮官”。
中科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齊俊桐說,這套設備可以在一個很小的區域內起飛和降落,快速開展救援?!霸谶^去的救災中,救援人員往往要消耗大量人力拉網排查,確定重點搜救區域,再組織力量搜救。有了旋翼無人機,排查就簡單了,從空中便一覽無余?!?/P>
這種近3米長、可載重30公斤的旋翼無人機由國家863計劃支持。在今天上午的排查中,它趕在救援隊人員部署之前,對整個村落進行低空飛行探查,短時間內就幫助救援隊確定了倒塌嚴重區域,為救援力量分布、調度提供了服務。原計劃4個多小時的搜救任務,因為使用了旋翼無人機,兩小時不到就完成了。
超級“充電寶”:一次充滿200部手機
1.2升體積、1公斤左右重量,可滿足一臺10瓦LED照明燈工作30天,或為200部智能手機充滿電——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國家973計劃首席科學家孫公權帶來的“鎂空氣儲備電池”,成為了災區救援部隊、應急指揮部門的“搶手貨”。值得一提的是,這種超級“充電寶”,在兩天前才剛剛走出實驗室。
蘆山地震發生當晚,孫公權和同事在實驗室連夜組裝了200套電池樣品,第二天就運抵成都。孫公權說,這款“鎂空氣儲備電池”最大的特點是比能量高,能量密度單位達到800瓦時/千克,一公斤這種新型電池,能相當于汽車使用的鉛酸電池的30倍,“而且不需要充電,一換鎂片加點水就能接著干”。
“一方面,解決災區群眾、救援隊伍手機、對講機、電腦等移動電子設備的充電問題;另一方面,為緊急救援提供輕便、充足的照明?!彼f,4月22日凌晨6時趕到災區后,剛進蘆山恰巧遇到救援隊,“他們立即帶了80套,而這幾天災區各級各單位應急指揮部門的需求都很迫切。我們已經打電話回去,準備再送一批過來?!?/P>
在蘆山救災現場,中科院成都分院副院長趙永濤說,目前中科院在蘆山地震災區部署了成都山地所、沈陽自動化所等多支團隊?!按舜尉葹牡淖畲篌w會就是集中力量發揮了中科院的整體優勢,將‘國家隊’的科技力量與災區的需求緊密銜接,提供了確實的科技保障?!保萍既請笏拇ㄌJ山4月23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