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下午,雅安市雨城區中里鎮。在一陣“嗡嗡”地轟鳴聲中,一架小巧的長不過3米的直升機離開地面,飛向20多米外一片坍塌的民宅。不遠處,一群圍觀的小孩子們爆發一陣熱烈的掌聲。
在雅安地震的搜救工作中,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研制的兩款機器人:旋翼無人機與廢墟可變形搜救機器人,配合國家地理災害緊急救援隊,為受災地區進行了大量的尋找被困人員、收集信息的工作。
這是中國第一次在地震災害救援中,嘗試使用機器人這類高技術裝備。在3天的工作中,兩款機器人獲得國家地理災害緊急救援隊的認可。
無人機飛上天搜集各類信息
在雅安,陡峭縱橫的大山大河,讓搜集信息成為災后救援的一大難題,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因此,當中科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的兩款高技術機器人出現在雅安地震災區后,引起的重視程度超乎想象。
24日,在從蘆山縣趕往雅安市玉城區碧峰峽進行搜救的路上,負責旋翼無人機工作的研究員齊俊桐的手機,就沒有斷過,不斷有國家級救援機構的相關負責人來電,詳細了解無人機的技術參數和使用情況。
在通往龍門鄉的公路上,道路擁堵行車緩慢。齊俊桐和他的團隊被要求在路邊開辟起降場地,調查擁堵情況。對分辨率可以達到0.1米的無人機來說,這樣的任務“太輕松”了。
22日在龍門鄉政府、龍門鄉紅星村初試身手后,23日,無人機獨自承擔了對蘆山縣兩個鄉的搜索任務。齊俊桐說:“國家救援隊人員有限,無人機幫助他們節約了大量的人力和時間?!?/P>
旋翼無人機長約3米,高1米,持續續航時間為1小時,飛行半徑30公里,最高高度為300米;飛機上可以搭載可見光、紅外攝像及照相器材,可以將拍攝到的高分辨率的信息實時反饋在控制終端里,還可以將觀察情況記錄下來,事后供專業人士分析。
此外,這個飛機還可搭載20公斤以內緊急物資進行空投。
旋翼無人機與固定翼無人機相比,最大的優勢在于它可以在空中懸停,通過聚焦、縮放,詳細了解某個區域的詳細情況。而且,旋翼無人機對起降場地要求極低。
機器人進廢墟尋找生命跡象
在雅安的實踐,堅定了齊俊桐對無人機的信任。他告訴沈陽晚報記者說:“從科研角度而言,旋翼無人機已經不是問題了,下一步要考慮的,就是怎樣讓它更便于攜帶,易于使用?!?/P>
與旋翼無人機相比,在賣相上,廢墟搜救機器人要差了一些,一般狀態下,這款機器人長450毫米,寬450毫米,高230毫米。兩個裝有履帶的寬腿,支撐著機身,機身前后各配置了兩款攝像頭。不過,對國家救援隊的隊員們而言,這款機器人同樣珍貴。
據沈陽自動化所李斌研究員介紹,4月21日下午1點,他們就攜帶機器人到達蘆山縣中心區,隨同救援隊開始工作。
李斌說:“在技術上已經比較成熟了,以前都是在模擬狀態下工作,這次是第一次實戰。這款機器人最大的優點是可變形,根據任務、情況,構造形狀不同?!?/P>
在運輸狀態下,機器人與坦克模型相仿??缭秸系K,兩側履帶可以向前變形;在廢墟里,可變成直線型,更利于穿越縫隙。除了紅外夜視功能之外,機器人還配有傳感器,可以將現場一些音頻信息如微弱的求救聲,清晰地傳送出來。
機器人總重量25公斤,速度0.3米/秒,可以跨越的最大障礙高度為250毫米,遙控半徑500米,配備鋰電池,可持續工作三個小時。
國家地理災害緊急救援隊一支隊支隊長肖偉對兩款機器人評價頗高,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在這次地震的搜救過程中,它們給了我們很大幫助,我看非常不錯。個人認為這是一種發展趨勢和方向?!?/P>
沈陽晚報主任記者 高寒冰
攝影記者 孫海 電自四川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