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掃描
您當前的位置 :

科技日報沈陽5月18日電(記者郝曉明)“科普是一項長期的工作,我們不僅要在‘公眾科學日’、‘科技周’期間舉辦科普活動,開放科研院所的實驗室,還要常年組織院士、專家走進校園,舉辦公眾關心的各類講座,引導廣大學生的科學實踐活動,了解科學前沿知識,為公眾答疑釋惑?!敝袊茖W院在沈科研機構“公眾科學日”啟動儀式上,中科院沈陽分院院長包信和表示。

“加水就能點亮一盞燈的金屬空氣電池原理與應用”“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深海探秘”“航天飛機與泰坦尼克遇難中的材料問題”“機器人蘆山救援紀實”“材料與美麗中國“等這些來自中科院在沈科研機構的科技成果,與生活息息相關并被公眾熱議的話題相結合,被中科院沈陽分院列為今年的科普報告主題。這些主題分別以報告、展覽、互動等形式走進校園、社區和公共場所,市民既可看到“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的科技成果,也能感受到昆蟲、魚類、鳥類等自然世界的紛繁變化;既有關乎民生的“食品安全”的答疑釋惑,也有社會關注的“避震求生”等科學知識講座。

近年來,中科院沈陽分院積極倡導廣大市民走進科學殿堂,走進科研機構,與院士、專家零距離接觸互動,他們定期開放重點實驗室,主動走進校園,多角度展現科學的趣味性、藝術性。中科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沈陽金屬研究所等在沈科研機構的一些院士、專家還主動承擔起沈陽部分中學的校外輔導員工作,指導學校開展科技創新活動。

包信和院士介紹說,“為了讓學生有更生動、更直觀的感受,我們的專家百忙中還親自動手制作實驗器材,認真準備,給學生進行實物演示,這些都是為了培養廣大中小學生的科研興趣和實踐能力,引導他們愛科學、用科學,感受科技的無限魅力?!?/P>

走進國立科研機構,揭開科技神秘面紗。今天,中科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沈陽金屬研究所、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沈陽計算機研究所的科研儀器、研究平臺、標本館、科普基地等設施全部對外開放,水下機器人、無人飛機、數控機床雕刻等演示吸引眾多市民前來參觀,工作人員及時解答市民提出的相關問題,王天然院士、李依依院士還就“機器人”“航天飛機材料”的相關話題與中學生開展互動。

附件:
    99视频这里只有精品视频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_国产苏怡静事件在线看_欧美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