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掃描
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科學院在沈陽科研機構舉辦“公眾科學日”活動 

  本報記者 劉冬梅

    沈陽造機器人展“神功” 

  零距離觸摸機器人、親眼觀看東北稀有瀕危植物天女木蘭、科研人員現場手把手教植物標本制作方法……昨天,中國科學院在沈科研機構舉辦“公眾科學日”活動,第一天就讓諸多參與活動的學生、群眾大呼過癮。今天,公眾科學日對外開放活動還有最后一天,中國科學院在沈標本館、科普基地、研究平臺繼續向社會公眾開放,想要體驗科技魅力的讀者要把握最后的機會。 

  機器人迷倒學生和群眾 

  “看,這是沈陽機器人在雅安地震期間在廢墟中搜救照片……”講解員話音未落,周圍響起一片噓聲。昨天,在中科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舉辦的機器人科普展吸引了500多名中小學生和群眾前來參觀,該所展示的無人直升機、納米機器人、反恐防暴等機器人,各個都“身懷絕技”。 

  在自動化研究所成果展室里,一架旋翼無人機靜靜地站在那里,雖然從外觀看它就是一架小型直升飛機,但實際上它是一個新型機器人。關閉了發動機的引擎,它只是無血無肉的機器,但當它運行起來時卻是一個斗士。 

  就在四川雅安發生地震那年,它的同伴連夜飛往地震災區救援。4臺飛行機器人共排查了蘆山6個鄉鎮,獲取了近50平方公里震區的空中信息,排查了高層危樓50余棟,大大提高了國家救援隊災后排查救援的工作效率,縮短了他們的工作時長,贏得了國家地震救援隊的信任并獲得高度評價。 

  在自動化研究所一個曾經登陸南極的機器人不僅讓學生們感到驚喜,還讓很多成年觀眾看了也嘖嘖稱奇。這個機器人外形酷似一輛橘紅色的履帶式越野車,重約0.5噸,有三角履帶組成的移動系統、有自主駕駛系統,以及通訊遠程工作功能,可在極地-40℃的低溫環境下正常作業,曾經在南極完成科研考察任務。 

  據了解,沈陽研制出的各種機器人已經能夠幫助人類進入很多艱難險阻的領域執行各種特殊任務,在地震、洪災時救災救援、協助特警反恐偵查、登陸南極、北極進行科考等等。 

  手把手教標本制作手把手教標本制作 

  “將采集到的新鮮植株,經過清潔放在吸水性較強的草紙上,鋪平、展開。放置好后,上面再覆蓋幾層吸水紙?!弊蛱?,在中科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兩名科研人員被30多名學生團團圍住,他們正在演示植物標本制作過程。 

  一位科研人員說,植物標本對于教學、科研的工作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植物標本館就館藏植物標本約有200余萬號。就館藏標本數目和整體規模而言,名列亞洲地區植物標本館之首;就館藏種子標本的數目而言,位居世界第三,在國內外植物分類學研究領域中,特別是在東亞植物的研究領域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采集標本不僅能給業余生活增添一份樂趣,做一個業余采集家更會讓你感到自豪。 

  在這里看到瀕危植物 

  很多漸危以及瀕危植物日常生活中我們幾乎見不到了,昨天,在中科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樹木園林科普基地很多學生和群眾大飽眼福。 

  沈陽樹木園占地70多畝,擁有喬、灌木一千多種,按科屬分區栽植,經過50多年的生長和自然更新,已蔚然成林,形成具有多層次的森林群落,被譽為“大城市中的小森林”。沈陽樹木園與20個國家和地區的植物園建立了種子交換和業務聯系。每年接待外賓、大專院校和科研單位專業人員參觀、考察和實習,同時也接待中小學生和游客參觀瀏覽。 

  在這里有40多種瀕危物種,比如東北紅豆杉、天女木蘭、野生人參等,很多都是國家一級瀕危物種。 

附件:
    99视频这里只有精品视频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_国产苏怡静事件在线看_欧美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