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廖洋 通訊員劉洋
“科學營讓我領略到科學的魅力,我的科學夢由此起航?!痹谥袊茖W院海洋研究所,翻開2014中國科協青少年高??茖W營“海洋科學專題營”留言冊,來自東營市廣饒縣第一中學的小營員魏玉潔的一行文字映入了記者的眼簾。
盛夏的七月,2014中國科協青少年高??茖W營“海洋科學專題營”在青島正式開營。100名來自全國各地中學的青少年營員們參加了這次生動、活潑的科學夏令營活動。
激發科學興趣
促進教育、科普相結合
2012年,中國科協聯合教育部,首次發起了青少年高??茖W營活動。2013年,科學營活動得到熱烈響應,增加了5個專題營,由大型企業和高校共同承辦,參與人數也首次突破了萬人大關。2014年,科學專題營一躍增加為15個,其中,中國科學院4個特色研究所第一次參與到了專題營活動中。
中科院海洋所黨委副書記楊紅生告訴記者,本次由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和中國海洋大學共同承辦的“海洋科學專題營”,經過前期多次的積極溝通與策劃,活動整體突出海洋科學研究特色,強調培養營員科學思維和創新精神,增強營員的團隊意識和動手實踐能力。雙方積極推進科研院所與高??蒲薪逃Y源共享,讓營員們有機會學習到更多的海洋科學知識,達到優勢互補、科教資源有效聯合。
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副主任單長勇來到“海洋科學專題營”現場,向營員代表授旗。山東省科協巡視員林兆謙,中國科學院院士胡敦欣、中國海洋大學副校長李巍然,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局科普與出版處處長陳紅娟等也出席了開營儀式。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作為全國中小學科普教育社會實踐基地、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等國家、省市科普教育基地,擁有豐富的海洋科普資源,包括我國規模最大、亞洲館藏量最豐富的中國科學院海洋生物標本館,我國最先進的新一代海洋科學綜合考察船“科學”號,以及“科學一號”“科學三號”和“創新號”海洋科學考察船等;同時建立了以海洋科學知識為特色的高中低、老中青結合的高層次專業科普人才隊伍。研究所舉辦的“青島市中、小學生我心目中的海洋主題繪畫比賽”已經成為青島市的海洋科普名片,與青島二中、青島三十九中等中小學校共建海洋科普教育實踐基地并開展海洋課題研究得到廣泛好評,每年舉辦的公眾科學日吸引數千中小學生前來參觀,讓科技資源充分轉化為科普資源回饋社會公眾。
科教結合
感受海洋科學魅力
“希望營員們在活動中學習海洋知識,增強海洋意識,感受海洋科學研究的魅力,鼓勵營員們愛科學、學科學,培養科學志趣,宣傳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遍_營之初,楊紅生對小營員們提出了殷切的希望。
此次“海洋科學專題營”共招收營員100名,在一周的活動中,營員們分別聆聽了院士、專家的精彩報告,進行了海洋科學課題研究與海洋生物標本采集、制作,參觀了亞洲館藏量最豐富的中國科學院海洋生物標本館,探訪了海洋科學綜合考察船,并開展了海洋知識競賽等系列活動。
記者了解到,此次專題營活動的一大亮點和特色是海洋科學研究課題??蒲腥藛T根據營員們的知識層次和興趣愛好,精心設計了“2014年黃海綠潮優勢種群的分子鑒定”“海浪、海嘯的模擬實驗研究”“碳鋼在海水中電化學腐蝕初步研究”等10個課題研究方案,涵蓋了海洋生物、海洋生態、海洋地質、物理海洋、海洋腐蝕與防護、海洋生物技術等多個學科領域,注重培養營員們主動思考科學問題的能力,在探索中感受海洋的魅力,在實踐中體驗科學的樂趣。
“以前以為研究海洋就是海洋生物、海水養殖等,沒想到還可以運用數學和物理知識模擬海浪、環流,真是太神奇了!”來自山西省陽泉市第十一中學的鄭舉樂參與了“海浪、海嘯的模擬實驗研究”課題,對數學和物理學產生了極大興趣。
來自貧困縣甘肅省會寧縣第二中學的邢潤楷就直抒胸臆地對科技充滿了憧憬:“這個夏天是科技的夏天,是我們增長見識的夏天,激發著我們科技的思想,引領著我們為祖國作一份貢獻,我不禁為科技的發展感到無比陶醉!”
營員們紛紛表示,以前從未接觸過的海洋科學研究讓他們大開眼界,受益匪淺,不但增長了見識、學到了知識,并且對科學研究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大家表示要努力學習科學知識,期望今后有機會進入科研院所從事科學研究工作,實現成為一名科學家的夢想。
中國科學院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重點實驗室張宏曄帶領來自山東省青島市第二中學的營員開展了“利用水下攝影技術對鮑魚大小調查方法的研究”課題。他說:“營員們的求知欲十分強烈,在科學實驗過程中特別專注,經常會提出一些好的科學問題,對我們今后的科研工作也是一種啟發?!?/p>
《中國科學報》 (2014-07-25 第15版 縱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