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國家海洋局獲悉,搭載著我國第六次北極科學考察隊的“雪龍”號已于近日圓滿完成北冰洋科考任務,啟程回國。
據了解,自7月11日從上海出發以來,“雪龍”號先后在白令海、白令海峽、楚科奇海和海臺、加拿大海盆等區域,進行了包括海洋水文與氣象、海洋地質、地球物理、海洋生物與生態、海洋化學等多學科領域在內的海洋綜合考察定點站位和冰站綜合考察站位的作業,完成了90個海洋定點站位的綜合考察、7個短期冰站和1個長期冰站的現場考察作業任務,獲得了豐富的數據資料和樣品。
考察隊首次在楚科奇海臺和加拿大海盆區域進行綜合地球物理考察作業,獲得重力、磁力、地震和熱流等多項數據資料;首次在直升機支持下,由中美雙方合作布放3套冰基拖曳式浮標,并首次在北極地區成功布放3組由多個冰浮標組成的浮標觀測陣列;繼第三次北極考察成功布放沉積物捕獲器后,再次在加拿大海盆區域成功布放一套沉積物捕獲器。
值得一提的是,由中科院沈陽自動化所研制的“北極ARV”水下機器人在此次科考中一試身手。其先后三次自主完成長期冰站指定海冰區的冰下光透射輻照度、海冰厚度、冰底形態、海洋環境等參數測量工作,并執行了“雪龍”號船底海冰分布、尾部甲板重力柱下放、布放冰浮標在水下形態等勘察任務。
據悉,“雪龍”號將按計劃于9月24日返回位于上海的中國極地考察國內基地碼頭。(記者陸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