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掃描
您當前的位置 :

  本報杭州2月14日訊 (記者 曾福泉 通訊員 陳斯音) 14日早晨,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倪建宇走上“向陽紅10”科考船甲板,舉目四望,過去幾天總是風急浪高的西南印度洋蔚藍色海水,現在終于平靜下來。倪建宇很高興,因為可以按照計劃開展自主潛水器下潛作業了。 

  作為大洋40航次第二航段首席科學家,倪建宇春節前離開杭州,奔赴毛里求斯路易港,登上在此地靠港補給的“向陽紅10”科考船。除夕,“向陽紅10”科考船和“大洋一號”兩艘遠洋科考船在航行中度過。目前,科考人員已經到達西南印度洋作業區,連續奮戰了好幾天。通過電子郵件和即時通訊軟件“海信通”,記者14日采訪多位春節仍堅持在浩瀚大洋上開展科研工作的海洋二所科學家。 

  倪建宇在電子郵件中告訴記者,“向陽紅10”科考船此次遠征大洋,一個重要的任務是開展我國自主研制的4500米級深海資源自主勘查系統“潛龍二號”首次大洋應用試驗。當地時間2月14日8時許,科考隊員開始一天緊張的工作。他們在船尾小心地操作止蕩繩,牽引“潛龍二號”從科考船后甲板緩緩沒入水中。 

  “潛龍二號”的外觀像一條黃色的大魚。入水后,它開啟動力,開始自主下潛,很快就看不到它的身影了。倪建宇和同事們通過船上搭載的聲波通訊設備,實時監控“潛龍二號”在水下的工作。進行大洋科考,對于科學家們來說,每分每秒都異常寶貴,倪建宇通過“海信通”向記者簡單通報了情況,就暫時不再聯絡。 

  在不久前完成的“向陽紅10”科考船第一航段中,“潛龍二號”表現優異。在多金屬硫化物合同區,下潛最深至3000米,水下工作一次達10小時,取得高精度、復雜海底地形硫化物區的三維地形地貌圖和300余張高清海底照片。 

  “向陽紅10”科考船密切跟蹤遨游海底的“潛龍二號”的同時,“大洋一號”也在作業區開展硫化物資源調查,圈定勘探靶區。大洋39航次首席科學家、海洋二所李懷明副研究員在電子郵件中告訴記者,“大洋一號”本次也帶上了中深孔心鉆機和瞬變電磁系統等高新裝備,開展試驗。 

  春節期間,西南印度洋狂風肆虐?!按笱笠惶枴弊噪x開毛里求斯路易港后,一路遭遇巨浪滔天?!跋蜿柤t10”科考船上有十幾位新上船人員,都被暈船擊倒,其余的人就輪流照顧他們?!霸诤I?,物資條件有限,我們克服各種困難,主要是依靠精神意志?!痹诳瓶缄爢T發來的電子郵件里,字里行間洋溢著他們對事業的熱愛。 

 ?。?新年愿景 

  大洋科考是艱辛而充滿風險的工作。我們本航次任務還有近半年時間。在新的一年里,我們將繼續認真規劃方案,提高作業效率,確保完成任務,力爭取得高質量數據樣品,向祖國和人民交上來自遠洋的滿意答卷。 

 ?。ㄔd于《浙江日報》 2016-02-15 06版 要聞) 

附件:
    99视频这里只有精品视频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_国产苏怡静事件在线看_欧美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