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掃描
您當前的位置 :

  首次持續作業三十小時 探測數據基本有效

  本報訊 當地時間2月15日晚,正在西南印度洋執行中國大洋第40航次第二航段任務的“向陽紅10”船傳來捷報,在科考隊員的共同努力下,“潛龍二號”被成功收回至“向陽紅10”船后甲板。這意味著我國首臺自主研發的4500米級自主水下機器人“潛龍二號”成功完成首次試驗性應用任務。 

    2月9日,“向陽紅10”船在風浪中抵達作業區。在遭遇多日惡劣天氣后,海況在14日終于有所好轉。20多名作業人員從各個方向拉著牽繩,A型架緩緩將“潛龍二號”推送入水。 

  根據任務安排,此次的勘探目標是西南印度洋一塊20多平方公里的熱液區海底,“潛龍二號”將沿著數條橫向線路在海底來回移動,以便攜帶的傳感器采集各類信息。 

  因帶寬有限,工作狀態中的“潛龍二號”只向母船發來高度、深度、位置等簡單的信息,大量的聲學影像探測信息將被儲存起來。 

  據悉,“潛龍二號”是一臺全自治水下機器人,母船不需要下達實時指令,它自己就可以決定什么時候結束任務。根據事先輸入的指令,有3種情況會使“潛龍二號”終止任務,浮上水面:一是電力耗盡,二是任務完成,三是出現重大故障。同時,工作人員還為“潛龍二號”設定了30小時的最大工作時限。 

  2月15日16時45分,在連續30個小時正常工作后,“潛龍二號”發回的高度數據開始變小,這意味著“潛龍二號”已達到最大工作時限,將自動終止任務,開始上浮?!皾擙埗枴笨傇O計師劉建說,以考察性能為目的,在此前的西南印度洋驗收試驗中,“潛龍二號”每次下水時間不超過10個小時,而此次30個小時的全航程熱液區探測,對“潛龍二號”還是首次。 

  一小時后,“潛龍二號”在距離母船千米外的地方浮出水面。作業組早已等候在甲板一側,他們嘗試用拋繩、撐桿等勾住潛水器。然而,海面上風力突然加大,海浪翻滾,“潛龍二號”被海浪推得忽遠忽近。經過努力,滿載著各種數據的“潛龍二號”最終被成功回收至“向陽紅10”船后甲板。 

  劉健表示,在本次作業中,“潛龍二號”下潛到數千米以下地形極為復雜的海底,首次持續作業至30個小時的最大時限,回收也基本順利。同時,潛水器在執行探測任務時能夠按規劃路徑航行,探測數據基本有效,這意味著“潛龍二號”的首次試驗性應用任務獲得圓滿成功。劉健說:“‘潛龍二號’的每次下潛都可以為科學家提供更多寶貴數據,并為我國進一步開展大洋探測工作提供依據?!?(金煜) 

 ?。ㄔd于《中國海洋報》 2016-02-19 第A1版 要聞) 

  
附件:
    99视频这里只有精品视频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_国产苏怡静事件在线看_欧美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