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家“國字號”的海洋科研機構,位于青島的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創造性開展基層黨建工作,讓優秀科研人員脫穎而出,探索出科研機構黨建促創新的新模式。
2001年入黨,2008年去美國讀博士,2009年回到祖國,81年出生的張鑫現在已經是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的特聘研究員,并多次作為“科學”號的首席科學家,執行重大深海大洋科考任務。
張鑫:“我們現在研制了深海光譜儀,可以插在熱液噴口里面,深海黑煙囪,現在最高溫差290度,設計溫度是450度。在國際上沒有人能做到。這個過程是一個從國外學習,回國工作,現在領跑國際上先進水平?!?span>
海洋科技工作者,出海是家常便飯。每次出??瓶计陂g,“科學”號、“科學三號”等科考船都會成立臨時黨支部和黨小組。中科院海洋所科考船隊黨支部書記杜玉剛:“海上有網絡,有微信群,可以和船上定期去聯系。比如去年兩學一做,我們就和船上實時聯系,他們就在船上開兩學一做的會議?!?span>
建所66年的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黨員比例高,學歷高,大部分黨員都直接在一線從事科研和工程開發。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黨委書記王凡:“我們現在有20個黨支部,黨支部書記基本實現年輕化。管理和科研骨干,乃至所屬研究室和各個處、中心的負責人擔任支部書記,保證黨的工作,黨的政策能夠落地?!?span>
具體黨建中,中科院海洋研究所黨委創新施行“一橫一縱”組織模式,探索設立12項黨建課題,讓科研部門與行政管理部門的黨支部和黨員分別結成對子。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黨委書記王凡:“通過加強管理和科研支部之間的互動,支撐和服務科研工作。比如“兩學”,學黨章黨規,學重要講話,目的是怎樣用我黨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指導我們的科研,黨員普遍反映,受益很好,能夠和科研更好地結合在一起?!?span>
(該報道于2017年3月13日在青島人民廣播電臺新聞頻道《1377早新聞》節目中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