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掃描
您當前的位置 :

   

     

                  ①沈陽分院科技成果信息網三種訪問方式示意圖。

     

 ?、谏蜿柗衷嚎萍汲晒畔⒕W新媒體平臺頁面。

   

  ?、壑锌圃荷蜿枃壹夹g轉移中心獲中國技術市場金橋獎獎章。

  ■本報記者 沈春蕾 

  5年,為企業產生銷售收入517.7億元。這是中科院遞交給遼寧的“十二五”期間技術轉移轉化成績單。

  日前,在科技部前往遼寧調研期間召開的座談交流會上,沈陽分院副院長馬越紅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中科院與遼寧的合作日益緊密,在遼寧的傳統產業升級及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方面,中科院做出了很大貢獻,沈陽分院將繼續促進合作加速?!?/p>

  用數據說話 

  “十二五”期間,從中科院與遼寧省整體合作情況看,中科院在遼共轉移轉化項目578項,其中駐遼4個研究所(大連化物所、金屬所、沈陽生態所與沈陽自動化所)的合作項目數占全院在遼轉化合作項目數的72.5%。

  馬越紅指出,中科院與遼寧合作項目數量呈現逐年遞增趨勢,而且增長速度加快,表明中科院與遼寧的合作日益緊密。其中,中科院在遼合作項目為企業產生銷售收入517.7億元,其中駐遼4所合作項目共產生銷售收入390.4億元,占76.9%。從中科院駐遼4所“十二五”期間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數據看,5年間共轉化項目2590項,合同額27.53億元,其中在遼寧轉化419項,合同額4.44億元,分別占比16.2%和16.1%。

  馬越紅說:“這些數據都表明駐遼4所與遼寧的產業結合緊密,中科院駐遼研究所是中科院與遼寧省開展科技合作的主力軍,同時也說明中科院與遼寧合作仍有非常大的空間?!?/p>

  在國家推動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關鍵時期,馬越紅代表中科院沈陽分院建議遼寧省相關部門,一方面要繼續充分發揮駐遼中科院科研單位的作用,爭取將更多的科研成果優先留在本地轉化;另一方面要以開放的胸懷,營造各類環境吸引中科院更多駐遼以外單位來遼寧創新,將更多的科技成果落地遼寧。

  靠合作共贏 

  一直以來,中科院沈陽分院十分注重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體系的建設,目前,依托沈陽分院的中國科學院沈陽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已經與鞍山、丹東、營口、阜新、鐵嶺、沈陽、遼陽、錦州和大連共建了9個分中心,建立了一支以地方科技管理部門為主的59人科技成果轉化團隊,促進了中科院科技成果在遼寧的轉移轉化。

  馬越紅介紹道,近3年,沈陽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共推動本地企業與中科院相關研究所簽訂合作合同142項,簽約金額1.88億元。轉移中心及各分中心建設被納入《遼寧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的意見》,成為遼寧省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的依托工作體系。

  下一步,沈陽分院將加大與遼寧省科技廳的合作力度,雙方共同致力于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體系建設,爭取實現遼寧省各地市分中心網絡全覆蓋,依托地方力量舉辦科技成果對接會等多種方式加快中科院科技成果在遼寧的轉移轉化,進一步暢通科技成果轉化渠道。

  憑“互聯網+”加速 

  近年來,互聯網技術得到了迅猛發展,特別是在服務行業得到廣泛地運用,極大地促進了相關行業的發展。為加快科技成果的轉移轉化,沈陽分院采用“互聯網+”技術,歷時一年時間,征集、整理了1000項科技成果和76個專家團隊信息,建成了沈陽分院科技成果信息網,著力解決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信息不對稱問題。

  為使企業家們能更方便地獲取科技成果和專家團隊信息,沈陽分院在成功開發科技成果信息網后,又開發了手機App應用和沈陽分院官方微信鏈接,便于用戶隨時隨地查閱所需內容,打造24小時永不打烊的科技淘寶網。

  馬越紅說:“經過半年多上線運行,沈陽分院科技成果信息網和手機App訪問量已超過18萬次,節約了專家和企業家互相了解的時間,提升了對接效率?!?/p>

  引領新興產業發展 

  馬越紅告訴記者,在高技術產業培育方面,中科院駐遼單位在工業機器人、高性能數控、IC制造裝備、先進材料、能源化工等五大產業孵化了67家高技術企業,包括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公司、中科三耐新材料股份公司和新松醫療股份公司、沈陽科學儀器有限公司、沈陽高精數控技術有限公司等5個上市公司(1個創業板、4個新三板),為全省戰略新興產業培育貢獻了力量,并起到了引領和示范作用。

  目前,沈陽新松公司已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產品門類最全的工業機器人公司。依托中科院駐遼研究所孵化的沈陽芯源、沈陽科儀、拓荊公司、富創精密、中科博微等高技術公司,已使遼寧成為中國半導體裝備產業的新高地。依托大連化物所孵化的新興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國內煤制烯烴及其相關專業領域最專業、最權威的專利專有技術供應商之一,大連融科儲能技術發展有限公司是專業從事綠色、高效全釩液流電池儲能系統開發制造并提供大型儲能電站一體化解決方案的高新技術企業,大連凱特利催化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是以大連化物所國家催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為基礎設立的高新技術企業。

  此外,沈陽自動化所的智能制造、金屬所的先進材料、大連化物所能源化工等創新成果,正在孕育新的戰略性新興產業。

  總結“十二五”轉化工作,馬越紅建議遼寧省充分發揮中科院人才優勢和科技成果優勢,圍繞遼寧省8大重點產業,依托研究所建設各類專業孵化器和中試基地,培育一批具有技術優勢和特色的新興產業,為遼寧省實施新一輪東北振興和新常態下的創新發展提供不竭動力。

《中國科學報》 (2017-04-17 第5版 創新周刊)
附件:
    99视频这里只有精品视频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_国产苏怡静事件在线看_欧美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