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國的鋼鐵行業可以改進完善生產、加工、設計和檢測這四個環節,那么,我國的鋼鐵產業將會縮短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p>
7月25日,在中國科學院STS(中科院啟動科技服務網絡計劃)區域中心項目驗收會暨先進鋼鐵加工技術推介會上,中科院院士李依依這樣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當前,我國的鋼鐵技術不輸國際同行,薄弱點在于從技術流通到市場上的某些環節,比如節能降耗?!?/p>
鋼鐵產業是山東省優勢傳統產業之一,經過多年的快速發展,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也存在諸多問題和不足,“主要是產品檔次低、結構不合理;經濟效益低、能耗高、減排壓力大?!鄙綎|省科技廳副廳長于書良指出。
長期以來,中科院金屬所等單位致力于大型鑄鍛件關鍵技術研發和高品質特殊鋼坯料純凈化、均質化、致密化研究,開發出了先進鋼鐵材料加工成套技術?!拔覀兊募夹g可以幫助企業大幅度節能減排,提升產品品質,降低生產成本?!敝锌圃航饘偎芯繂T孫明月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
為此,中科院沈陽分院和山東省科技廳于2014年共同組織召開“中科院-山東省先進鋼鐵材料加工技術推介會”,雙方還共建了“金屬所山東技術中心”,推介中科院金屬所在鋼鐵材料加工技術方面的最新科研成果,為科研單位和山東省內鋼鐵企業搭建技術交流平臺,促成院企開展深度技術合作。
2105年,中科院沈陽分院組織中科院金屬研究所作為牽頭單位,聯合理化所、沈陽自動化所、長春應化所等中科院內研究力量與西王特鋼有限公司,布局了中科院STS山東區域中心項目——“先進鋼鐵加工技術在山東應用推廣”。
西王特鋼總經理張健介紹,該項目面向交通運輸、海洋工程、能源電力、航空航天等領域的重大需求,以軸類鋼、海工鋼、模具鋼等高端裝備用特殊鋼研發為對象,致力于打造一條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高端裝備用特殊鋼清潔智能制備示范線”,實現高端裝備用特殊鋼的清潔、智能、穩定生產,為山東乃至全國裝備制造業提供優質坯料。
張健說:“立項以來,李依依院士多次親赴現場進行指導,一批科研人員長期駐扎在環境艱苦的生產現場,與工人同吃同住,灑下了辛勤的汗水,也收獲了科研成果”
孫明月介紹,科研人員與企業雙方經過共同努力,解決了裝備制造業大型特殊鋼產品的偏析、疏松、夾雜等共性問題,轉化了高品質特殊鋼成套制備技術,開發出控氧純凈化等成套技術,研制成功自動化全封閉氣密保護澆鋼車,建成國內首條高端裝備用特殊鋼智能清潔制備示范線,實現高品質特殊鋼的安全、穩定批量化生產。
張健說稱:“截至目前,項目具備年產30萬噸大型優質鋼錠和10萬噸高高品質鍛材的生產能力,已經開發、生產、銷售特殊鋼品種120余類,產量超過12萬噸,產值4億多元,其中H13等多個型號的高性能模具鋼、高均質軸類鋼和高品質特厚板等諸多產品達到了行業領先水平?!?/p>
另外,中科院金屬所等單位還以西王特鋼為基地,與山東當地的制造企業——天潤曲軸、金雷風電、伊萊特重工、威海鍛壓、山東鋼鐵等聯合,形成了高均質大型柴油機曲軸、大型風力發電用高端風機主軸、大型壓力容器優質鍛件等高端裝備用高品質特殊鋼產品制造產業鏈條。
中科院沈陽分院院長韓恩厚指出,由沈陽分院、山東省科技廳、西王集團再次聯合組織的“先進鋼鐵加工技術專題推介會”,是希望進一步推廣項目取得的先進、適用技術,幫助企業提高產品品質、降低生產能耗、提升技術創新能力,為推動山東省乃至我國先進鋼鐵及高端裝備制造領域的技術創新、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舊動能轉換做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