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大代表遼寧團駐地,全國人大代表、中科院沈陽分院院長韓恩厚對記者說:“許多省份的經濟已進入了所謂的中等收入經濟陷阱區,若想避免落入陷阱或跳出陷阱,必須要靠科技創新,只有依靠科技經濟才會出現增值?!?/strong>
“科技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用好科技,向科技要效益,才能使企業提高效益、實現長遠發展?!表n恩厚表示,企業發展需要科技、東北振興更需要科技。
東北地區是我國重要的資源基地,也是我國的老工業基地,長期以來為全國的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近些年來,東北三省由于一些重要資源趨于枯竭,與之相關的資源型產業出現萎縮,離退休人員多而包袱重,東北地區的經濟發展速度逐漸趨于落后?!罢衽d東北”一詞便成為了國家的重大戰略決策和社會關注的熱門話題。
韓恩厚對記者說:“近年來,依托中科院沈陽分院、中科院沈陽自動化所、中科院金屬所、東北大學等多家科研院所,東北在科技創新方面不斷突破,能力大幅提升,產學研用結合更加密切,目前已卓有成效?!?/p>
還記得那個驚艷世界的“北京八分鐘”嗎,24臺人工智能機器人控制著“冰屏”與24名輪滑表演者的曼妙舞姿在平昌冬奧會的舞臺上給全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啊本┌朔昼姟臋C器人就是沈陽自動化所孵化的全國最大機器人公司所制,完美地彰顯了我國的科研技術水平,東北的科學技術新成就?!表n恩厚說。
目前,中科院在這方面作了很多努力,韓恩厚表示,中國科學院積極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中科院提出的“三個面向”“四個率先”要求,正在推進四類機構改革工作,現在遼寧的各研究所都已經進入改革序列。韓恩厚告訴記者,中科院沈陽分院就是改革后的一個碩果,通過改革,沈陽分院的科技創新能力大幅提升,在與地方的產業結合方面也更加適應市場的需求。
韓恩厚說,中科院沈陽分院目前正針對已有科技成果如何進行產業化進行著相關探索,“利用‘互聯網+’技術,建立了一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網絡平臺,分享科技成果1100多項、科研團隊信息100個。建立一年半的時間,已有訪問量達51萬次。通過與遼寧省地方合作,在各地市建立了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心、派出科技副職到地方和科技特派員到企業,2017年在遼寧省實現了中科院成果轉移轉化率提高10%,帶動產值116億元,利稅13.7億元?!?/p>
在今年的兩會上,韓恩厚也為“振興東北”帶來了一份議案——《關于東北亞科技創新中心納入國家戰略的建議》。
韓恩厚介紹,東北三省是連接“一帶一路”和東北亞的關鍵節點、是我國重要的新型原材料、先進裝備制造業、重大技術裝備、現代農業生產、重要技術創新與研發的重要基地,具有科技創新資源豐富、區位優勢明顯、戰略支撐重要等特點。
以沈陽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為重要載體,結合沈大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自貿區建設與東北振興等舉措,打造“先進材料+智能制造”為重點的科技創新中心,把科研、教育、企業有機融合、創新鏈與產業鏈有機結合,帶動東北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發展,并輻射東北亞地區。
他建議,盡快將東北亞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工作正式納入國家戰略,給予政策扶持;支持沈陽打造先進材料與制造國家實驗室和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大學和科研機構,支持大連建設潔凈能源國家實驗室。此外,在遼寧部署系列大科學裝置,支持沈陽建設高度集聚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群,支持大連建設高重復頻率極紫外相干光源大科學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