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遼沈晚報、聊沈客戶端記者王琳報道 您家的熱水器多長時間沒有更換鎂棒了?世界腐蝕組織主席、中國科學院沈陽分院院長韓恩厚提醒,每1-2年應該對熱水器的鎂棒進行檢查、更換,以免腐蝕熱水器本身。
昨日,第10個“世界腐蝕日”科普宣傳活動在遼寧省科學技術館舉行,活動以“走進腐蝕世界、營造健康生活”為主題,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柯偉等科學家向公眾介紹腐蝕的形成、危害和防護方面的知識。
韓恩厚介紹,我國每年為腐蝕付出的代價相當于每年GDP的4%-5%。以2017年的統計數據為例,全國范圍內腐蝕造成的經濟損失超過3萬億,而當年各類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總和為0.3萬億,相當于腐蝕造成損失的10%,因此腐蝕現象被認為是“金屬身體發生的癌癥”。
隨著防腐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腐蝕對國民經濟造成的損失正在逐漸降低,由2003年的占GDP的5%下降至2017年的3.4%,但腐蝕產物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如酸雨、重金屬污染水土等,仍然對公眾生活造成了危害。
小竅門
記住這些避免生活中的腐蝕危害
作為普通公眾,如何降低腐蝕對日常生活的影響?韓恩厚首先提醒大家,每1-2年檢查一下熱水器的鎂棒?!版V棒在熱水器中通過‘犧牲自己’,保護鋼板免于腐蝕。如果鎂棒超期使用導致失效,將使內膽腐蝕損壞?!表n恩厚說。
此外,用不銹鋼鍋炒菜,也應盡量避免在鍋內放鹽和醋,因為這些物質都會對不銹鋼造成腐蝕。正確的方法是,可將菜肴盛到盤子里,再加入鹽、醋等調料。
廚具用完清洗干凈后,應該盡快擦干;長時間不用的廚具,可以在表面涂一層食用油,避免與水和空氣的直接接觸。
自來水里積存的“隔夜水”,也不要用來飲用或洗臉,以免長時間浸泡混入細菌和重金屬等。
不能用金屬容器熬中藥,以免中藥中的成分與容器中的金屬發生反應,形成有害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