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沈陽5月19電(記者
5月19日,沈陽市科技活動周暨中科院在沈科研機構公眾科學日活動在中科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正式啟動?;顒蝇F場,首次對外展出了剛剛在4月成功完成海試和試驗性應用潛次的“潛龍三號”自主水下機器人和我國自主研制的首套6000米級遙控潛水器裝備(ROV)。“海翼”水下滑翔機、“潛龍一號”和“潛龍二號”自主水下機器人、地震救援機器人、蛇形機器人、反恐防暴機器人、月球探測機器人、極地開拓科考機器人以及由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智能服務機器人等,也齊刷刷亮相展開“吸睛大法”。此外,在該所舉辦的“光輝一甲子——建所六十年主題展”中,機器人、智能制造和光電信息技術等學科領域取得的成就,也吸引了眾多“科技迷”的目光。
菌在生活中有哪些應用,如何鑒別毒蘑菇,中科院沈陽應用生態所今天對外展示了各類植物標本,并為公眾普及菌類在生活中的應用。中科院金屬研究所對外展示了他們最新研發的3D打印鈦合金人體關節材料,西紅柿如何導電、材料的疲勞失效現象、金屬的吸氧腐蝕等小實驗也倍受公眾歡迎。
中科院沈陽分院副院長馬越紅介紹,公眾科學活動日期間,中科院在遼科研機構還將免費開放60余個實驗站點、機器人展廳、標本館等科普基地與場館,并將組織神奇的激光、奇妙的微觀世界、機器人、化肥-人類的功臣等30多場妙趣橫生的專家科普報告,為公眾解讀霧霾、互聯網、腐蝕等社會關注的焦點。
圖片說明:5月19日,沈陽市科技活動周暨中科院在沈科研機構公眾科學日活動在中科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正式啟動,“潛龍三號”自主水下機器人和我國自主研制的首套6000米級遙控潛水器裝備(ROV)首次對外展出。(郝曉明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