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偉 中國工程院院士、亞太材料科學院院士
韓恩厚 亞太材料科學院院士、亞太材料科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沈陽分院院長
周廉 中國工程院院士、亞太材料科學院院士、著名材料科學家
褚君浩 中國科學院院士、亞太材料科學院院士、半導體物理和器件專家,華東師范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
毛新平 中國工程院院士、亞太材料科學院院士
劉維民 中國科學院院士、亞太材料科學院院士、潤滑材料與技術專家、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誠邀百名國內外院士專家聚焦材料科學,共話遼寧沈陽振興發展。6月20日,亞太材料科學院年會暨第十五屆沈陽科學學術年會舉行,會議為期三天,由中共沈陽市委、沈陽市人民政府、亞太材料科學院主辦。出席開幕式及主體活動的有中科院工程院院士9人,亞太科學院院士43人。院士專家閃耀沈城,專門為沈陽提交一份材料產業建議報告,為沈陽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助力。
第十五屆沈陽科學學術年會的主題為“沈陽振興,材料先行”,由沈陽市科協、中科院沈陽分院、沈陽市科技局、沈陽市社科聯承辦。
亞太材料科學院年會暨第十五屆沈陽科學學術年會,在深化改革、創新發展和沈陽市實施“五高”措施,建設“四個中心”的時代背景下召開,旨在加強沈陽市人才引進與交流,創新與國內外一流科研機構、著名大學、企業合作機制,為沈陽市材料領域發展建言獻策,帶動沈陽先進材料產業以及機器人與智能制造行業的發展。
本屆學術年會的主體活動共設材料的基礎問題、材料基因組等13項議題。同時,學術年會還安排了13場高端學術活動、43場重點學術活動等。共同圍繞“材料產業”建言獻策,為沈陽材料行業產業發展提供建議報告。本屆學術年會系列活動共邀請到100余位院士,直接參加年會專家、學者及科技人員規模預計3萬人。
省科協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天然表示:“希望沈陽市科協在沈陽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有力支持下,充分發揮科協組織的科技優勢、人才優勢和網絡優勢,團結帶領廣大科技工作者積極進軍科技創新和經濟建設主戰場,積極促進政產學研的緊密結合,促進創新要素集聚沈陽,為遼寧打造國家新型原材料基地、重要技術創新與研發基地奠定堅實基礎,提供強大動力?!?/p>
沈陽科學學術年會從2004年創立至今已經連續舉辦14屆,是遼沈科技界一項有影響的學術交流、科技傳播活動,已經成為沈陽市科教興市、人才強市的品牌盛會。
市科協相關負責人介紹,歷屆年會都以促進科技發展、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沈陽經濟社會發展、助推沈陽振興為目標選擇年會主題,近年來先后圍繞“智慧農業”“智慧城市”“汽車產業”“機器人產業”等為主題,邀請兩院院士及專家學者來沈參加年會,通過集聚高端智力,為沈陽經濟發展獻計獻策。
柯 偉:
搭建平臺 吸引更多專家聚焦沈陽
“此次會議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平臺,把亞太地區的材料科學專家聚集到沈陽。這是我們學習的一個很好機會。希望這個平臺越做越大,形成星火燎原之勢?!笨聜ピ菏勘硎?。
作為中國金屬腐蝕與防護專家,柯偉院士大學畢業以后就在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從事科研工作,在沈陽生活了60多年。他曾主持并完成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榮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和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獎等多項獎勵。
他告訴記者:“科研方面,我們著眼的問題都是全國性,或者世界性的課題。同時,也希望我們的科研成果可以在沈陽得以應用,為城市發展作貢獻?!?/p>
柯偉院士表示:沈陽是國家裝備制造業基地,承擔著創新驅動的責任?!皬牟牧项I域看,制造業離不開材料。設計是基礎,材料是主導,任何設計都會利用到材料的特性。因此材料科學、材料工程的發展,對于建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p>
在柯偉院士看來,材料科學發展到現在,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學科交叉,從而形成了很多非常有用的材料,比如復合材料等。以著名的杭州灣跨海大橋為例,當年建設的時候,要求打在海水中的裸鋼能夠堅固100年以上,這給材料科學提出了極高要求??聜ピ菏繋ьI團隊通過犧牲陽極保護等方式,一舉實現了這一要求。
周 廉:
沈陽是材料科學的“寶地”
“可以這樣說,沈陽是材料科學研究的‘寶地’。因為國家不僅僅需要新型材料的創新、應用,同時也需要材料的基礎研究和基礎工業。沈陽是我國的老工業基地,材料的基礎科學研究和傳統制造業需要的材料產業構成了沈陽材料科學的重要特點,這兩個方面也是沈陽的優勢?!敝袊こ淘菏着菏?,現已78歲高齡的周廉院士用“寶地”一詞來概括他所理解的沈陽在材料科學研究中起到的作用。
周廉院士對沈陽的材料科學發展提出了三點建議。首先,他認為沈陽要從自身的優勢和特點出發,要發揮好中科院金屬所、東北大學等院所和高校的優勢,整合好資源,這樣才能再現沈陽老工業基地的力量,為材料科學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其次,沈陽要將青年科學家推向前臺,更多地引進人才、留住人才?!笆暌淮?,培養年輕的院士和學術帶頭人是當務之急。我們不能看名氣,要看真才實學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沈陽要打造人盡其才的環境,留住自己的人才,這樣才能在激烈的人才爭奪戰中占得上風?!?/p>
第三是重點培育材料科學研究、應用的下游企業?!罢f到底,工業的競爭最終體現在產品上,產品質量和價格優勢是參與國際競爭的關鍵。我們要下大力氣培育能夠生產關鍵材料的企業,像組織院士、專家走訪和入駐企業就是一個好辦法?!?/p>
毛新平:
向沈陽先行者致敬
中國工程院院士毛新平在本屆亞太材料科學院年會上當選為亞太材料科學院院士,他充分肯定了沈陽在材料科學領域作出的貢獻?!霸诓牧峡茖W領域,特別是在金屬材料的研究方面,沈陽做得很好,為我國材料科學的研究作出了很大貢獻。這里不但有中科院金屬所、東北大學等世界知名、國內一流的研發機構,還有著一大批材料科學領域的大家、先行者,像備受推崇的著名材料科學家、材料界的泰斗師昌緒先生以及老一輩的李依依院士、柯偉院士等,他們都對我國材料科學的發展起到了關鍵的作用,是我們年輕一代院士學習的榜樣?!?/p>
本屆年會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推進科研成果的轉化和落地。毛新平院士對此十分關心,他說:“我了解到沈陽出臺了相關的措施和政策,鼓勵科研成果在本地落地,在未來還可以更大力度地推進這方面工作,實現更多科研成果的本地化和產業化。另外,未來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沈陽近年來大力出臺人才政策,下一步就是落實好各種政策,讓各種人才在沈陽找到創新創業的機會和發揮才能的舞臺?!?/p>
毛新平院士認為,材料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前提條件之一,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離不開材料。目前,材料科學的最新成果、新材料大多還運用在一些尖端領域,但在不遠的將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更多的新材料產品就會成為人民生活的必需品了,為更美好的生活出力了。
韓恩厚:
沈陽科研成果落地率大幅提升
作為本屆年會的主要組織者,中國科學院沈陽分院院長韓恩厚表示,參加本屆年會的專家學者達到了260余人,突破了最初期望值,說明有更多的人對亞太材料科學年會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想參與其中?!拔覀円煤媚陼膰H性平臺屬性,將更多的國外專家的強項研究成果呈現出來,為我國材料科學的發展,為沈陽的經濟社會發展作好服務?!?/p>
韓恩厚重點從科研院所和企業兩個方面解讀了當前沈陽在科研成果轉化落地方面取得的成績。
“中科院金屬所是國際五大材料研究機構之一,沈陽也因此在材料科學研發方面具有獨到的優勢。以金屬所為例,我們不但要重視基礎研究,更重要的是把研究成果有效地結合到生產實踐中,為經濟發展和民生發展服務。近年來,沈陽在承接中科院在沈研究所科研成果轉化落地上有了大幅提升。20年前,中科院在沈研究所從企業獲得的科研經費不到總額的5%,2017年全年研發經費的40%來自企業;同樣是去年,中科院在沈研究所科研成果的落地轉化率提高了10%。這兩個數字不但意味著我們的科研院所更注重為沈陽的經濟社會發展服務,也反映出企業對科技升級傳統產業,對新興科技快速轉化為產品的積極性更加高漲起來。我相信,隨著沈陽經濟發展的不斷向好,企業對科技成果的需求會更旺盛,科研成果的落地轉化率會進一步提高?!?/p>
褚君浩:
沈陽材料科學研究一直走在最前沿
“沈陽材料科學研究一直是走在前沿的,有中科院沈陽金屬所、東北大學,培養了很多位院士,出了一大批科研成果,產學研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發展……應該說,在材料科學領域,沈陽走在我們國家前列?!瘪揖圃菏勘硎?,“我覺得,如果發揮好沈陽科技人員的作用,發揮好科技成果轉化的效果,可以較快地促進沈陽材料科學相關的產業的發展?!?/p>
材要成料,料要成器,器要可用。所以從材料到器件,再到應用,這實際上是個產業鏈。褚君浩院士表示:“沈陽是國家的老工業基地,傳統產業發展得好,目前正處在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牧稀俏覀兂鞘械囊粋€特點、是強項,沈陽應該想辦法把材料變成器件,器材變成應用,增加產品的附加值?!?/p>
“沈陽的發展,需要進行整合?!瘪揖圃菏勘硎?,特別重要的是要重視研究所、大學的能力,將這種能力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還要通過機制的改變,比如考核機制的改變,引導科研人員從事這方面的工作?!皯撜f,沈陽是個好地方,要吸引住人才,留住人才,把人才用好?!?/p>
劉維民:
沈陽材料科學領域發展空間巨大
“沈陽是我們國家最重要的材料研究基地之一,應該說名家薈萃,成果也是卓越?!?/p>
談到沈陽材料科學的發展,劉維民院士表示,沈陽在鋼鐵材料、結構材料以及功能材料這些方面有優勢。同時,在聚合物材料和能源材料方面也有非常好的發展,包括:高溫合金材料、鈦合金材料,一些核工業用的材料、化工材料等,這些領域在國內都處在領先位置?!吧蜿柕牟牧峡茖W還有國家級的科學研究中心,以盧柯院士為代表的一批中青年的科學家,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還有成會明院士,他在碳材料領域也做了非常好的工作,應該說,沈陽的材料有非常大的發展的空間?!?/p>
劉維民院士所在的中科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與沈陽的中科院金屬研究有著非常多的交流,劉維民院士也經常有機會到沈陽來。他說:“我們和沈陽的機器人企業、沈陽601所都有合作。我一年能來沈陽兩三次?!?/p>
劉維民院士還特別提到:“中科院金屬研究所是新中國成立后中國科學院新創建的首批研究所之一,我認為其在金屬材料、陶瓷材料、碳材料,以及材料的功能化等方面,在國內都具有明顯的優勢?!?/p>
沈陽日報、沈報融媒記者 封葑、岳雨/文 王雁/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