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和煦,春回京城,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時間如約到來。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偉大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我們必須具有強大的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
科技界的代表委員們作為全國科技工作者的代表會聚兩會,如何加速發力、決勝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戰場將成為他們最為關心的熱點。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透露:我國有可能成為繼美國、俄羅斯之后第三個實現從月球采樣返回地球的國家。明年,還將發射火星探測器。
形勢逼人,挑戰逼人,使命逼人。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兩院院士大會上說:“我國廣大科技工作者要把握大勢、搶占先機,直面問題、迎難而上,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引領科技發展方向,肩負起歷史賦予的重任,勇做新時代科技創新的排頭兵?!?/p>
近年來,我國廣大科技工作者緊緊圍繞黨和國家的重大需求、瞄準世界科技前沿、服務國民經濟主戰場,攻堅克難,前沿探索,轉化創業,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創新成就。從“天宮”“神舟”“嫦娥”“長征”到北斗導航進入組網新時代;從體細胞克隆獼猴誕生到“悟空”“墨子”“慧眼”上天;從國產商用大飛機成功試飛到5G即將上市……在一批科技創新排頭兵的帶領下,我國已成為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大國,科技強國建設不斷邁上新臺階。
放眼全球,世界新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蓄勢待發,國際競爭日趨激烈;著眼國內,我國正處在依靠創新驅動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新階段。在這一關鍵時期,中國科技也正處于從量的積累向質的飛躍、點的突破向系統能力提升的重要轉變期。實現“中國夢”,離不開“科技夢”的助推;實現“科技夢”,離不開我國廣大科技工作者爭做新時代科技創新的排頭兵。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使命。勇做新時代科技創新排頭兵的科技工作者,要充分認識創新是第一動力,提供高質量科技供給,著力支撐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要矢志不移自主創新,堅定創新信心,著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要瞄準世界科技前沿,抓住大趨勢,下好“先手棋”;要在關鍵領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集合精銳力量,作出戰略性安排,盡早取得突破。
對廣大科技工作者而言,建設世界科技強國既是時代提供的廣闊舞臺,也是時代賦予的光榮使命。
“使命光榮、責任重大!”全國政協委員陳萌山說。
“不辜負時代,不辜負夢想!”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中民說。
“讓科研人員全身心投入到科研工作中,激發他們的創新積極性?!比珖f委員、中科院空天信息研究院院長吳一戎說。
春天來了,時不我待,當好新時代科技創新的排頭兵,還看今朝。
(原載于《中國科學報》 2019-03-05 第1版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