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掃描
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大連化物所”)25日發布消息稱,該所袁開軍研究員﹑楊學明院士團隊與南京大學謝代前教授合作利用基于可調極紫外相干光源的綜合實驗研究裝置(又稱“大連光源”),揭示了星際中超熱的羥基自由基的來源。

  羥基自由基(OH)是星際介質和行星大氣中最重要的分子之一,其性質活潑,能和大部分原子和分子發生反應。但是星際中超熱的羥基自由基的來源一直困擾著天文學家。

  實驗發現,水分子在極紫外光照射下,會生成大量的羥基自由基。該實驗結果表明,水分子的極紫外光化學過程有可能是星際中超熱的羥基自由基的來源。

  相關成果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據介紹,“大連光源”是中國自主研發的第一臺大型自由電子激光科學研究用戶裝置,也是當今世界上唯一運行在極紫外波段的自由電子激光裝置。2011年,由大連化物所和上海應物所聯合研發團隊提出建設“大連光源”,2014年10月,"大連光源"實驗樓正式破土動工。2018年7月,“大連光源”通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組織的專家驗收,進入正式運行階段。

  大連化物所方面稱,自項目通過驗收以后,“大連光源”裝置運行情況良好,吸引了眾多國內外知名科學家團隊前來尋求合作。將對大氣化學中性團簇、行星原始大氣演化﹑地下水和冰川樣品測年、發動機燃燒過程中復雜機理等能源化學相關領域重大科學問題開展研究。

文章原載于中新社2019-03-25

附件:
    99视频这里只有精品视频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_国产苏怡静事件在线看_欧美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