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游中科院 暢想新生活。5月23日至24日,由中科院沈陽分院、遼寧省科技廳、遼寧省科協、沈陽市科技局、沈陽市科協以及沈陽分院系統各單位共同舉辦的“云上公眾科學日”活動中,吸引40余萬人次“走進”黃河三角洲生態試驗站、海洋生物標本館、機器人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大連光源大科學裝置、沈陽自動化所科技成果展廳等科研單位,“云游”神奇的科學世界。
與以往公眾在研究所實地參觀的形式不同,本次活動以線上活動形式開展各類科普活動,并通過線上直播平臺,集中展示中科院“率先行動”創新成果。
活動中,沈陽分院與系統各單位共建立18場“云游中科院”線上直播間,在線開放各單位的“拿手絕活”,通過直播主持人引導,或介紹科技創新成果和科學發現故事,或通過線上展示炫酷簡單而有趣的科學小實驗,或由科學家講解奧妙的科學原理。各單位還舉辦了以中小學生為主要受眾的13場大咖線上科學公開課。
在“云游化物所”環節中,五場直播全方位帶領大家走進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的日常工作,探尋科學背后的故事。大化所精心準備的“能源大尋寶”“硬核展館來了!帶你穿梭DICP70年!”“走近世界上最亮的極紫外光源,認識環保與食品安全的先鋒衛士”“閃閃熒光點亮細胞”“走進分子反應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等主題活動,讓觀眾直觀地了解能源世界,掌握飛秒、納米的構成,以及分子原子拍照片等神奇的世界。
中科院金屬研究所則以“云游金屬所,走進神奇材料世界”為主題,由主播帶領觀眾探訪了世界上直徑最大、重量最大的整鍛式不銹鋼環形件是怎樣煉成的。精品科普課程《材料界的變形金剛》以及《凈水的奧秘》也在云上公眾科學日進行了首播。
在“云游生態所”中,東北生物標本館的袁海生館長和沈陽樹木園的黃彥青高工帶領大家一起參觀標本館和樹木園,了解這些基地不為人知的感人故事。標本館張悅高工等人線上教學如何做手工做實驗,李薇高工則和大家講述關于“苔蘚”的一些小故事。
活動中,依托于中科院沈陽自動化所的機器人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通過網絡直播的方式面向受眾敞開大門,觀眾們不僅了解到機器人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發展歷程,還能直觀地感受到“靈豹”便攜式快速組合排爆機器人、室內巡邏機器人和兩款應用于地震救援的搜救機器人演示,并在主播的帶領下走進納米實驗室,參觀在微納操控與類生命機器人方面開展的科研工作介紹。
中科院海洋所在2個小時的直播中,公眾跟隨主持人在線云游國內規模最大、亞洲館藏量最豐富的海洋生物標本館及深海標本庫,與科研人員一起通過科學實驗“探秘海洋”,并進行了生動有趣的海洋科普知識問答,可謂是開啟了一場“奇妙海洋探秘之旅”。
中科院青島能源所舉辦了以“云游青能所,妙趣知識多”為主題的公眾科學日活動,研究所公眾科學日吉祥物“清清”也在本次活動中首次亮相。在“清清”的帶領下,人們看到小小鋰電池的無限大潛力,蛋白質的變形記,網紅“液氮冰淇淋”背后的奧秘等有趣的科學發現。
公眾科學日是由中國科學院舉辦的大型公益性科普活動。沈陽分院組織系統各單位充分發揮科普資源優勢,積極參與舉辦公眾科學日活動,滿足公眾對科學的興趣,激發公眾尤其是青少年對科學的熱愛和科技創新的熱情,用實際行動詮釋“讓科學走進公眾,讓公眾愛上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