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院要聞
您當前的位置 :
    5月16日,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科技創新支持海洋經濟發展”公眾科學日舉行,包括中國科學院實驗海洋生物學重點實驗室、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重點實驗室、海洋地質與環境重點實驗室、海洋腐蝕與防護研究發展中心和中科院海洋生物標本館、創新成果展廳、童第周紀念展室、曾呈奎紀念展室等場所將全部免費開放,吸引了眾多市民前往參觀。
 
    今年的“公眾科學日”有四個主題活動,分別是由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中國海洋湖沼學會、青島市少年科學院聯合組織成立的“青少年海洋科學實踐基地”成立儀式、第二屆青島市中、小學生“我心目中的海洋”繪畫比賽、“走近南極”——記第25次南極科學考察講座和滸苔知識專題講座、青島市中、小學生書法展。
 
    “青少年海洋科學實踐基地”成立儀式上,中科院海洋所黨委書記王啟堯、青島市市委高校工委副書記、教育局黨委副書記王金生分別致賀詞,中科院海洋所所長孫松和王金生副書記共同向青島市少年科學院授牌?;氐某闪?,將為全市青少年提供海洋科學動手實踐的平臺,在科學家和青少年之間架起一道溝通的橋梁,普及海洋科學知識,提高青少年認識海洋、保護海洋、利用海洋的科技意識,弘揚科學精神,成為全市青少年學習海洋知識、展示科學智慧、實現人生夢想的搖籃。
 
    來自青島市各區市的60名中小學生,在30米長的畫卷上用繽紛的色彩、流暢的線條展現青少年對神秘海洋的無限遐想,描繪出一幅幅“我心目中的海洋”,吸引了眾多市民駐足觀看。在激揚的音樂聲中,中科院海洋研究所、青島市教育局、中國海洋湖沼學會、青島市少年科學院領導共同為獲獎學生頒發了證書和獎品,現場氣氛熱烈,掌聲雷動,將公眾科學日推向了高潮。
 
    在學術報告廳,400多名青少年聆聽了“走近南極”——記第25次南極科學考察講座和滸苔知識專題講座,現場和專家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
 
    各開放實驗室和展室,參觀的市民絡繹不絕,他們有的扶老攜幼,有的舉家前來,年長者高達70多歲,年幼者僅2歲,在工作人員引導下,市民們有序的前往各個開放場所參觀。在已故童第周、曾呈奎紀念展室,兩位老科學家前曾用過的物品按照他們生前的生活習慣整齊的擺放著,他們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為科學奮斗終身的奉獻精神讓前來參觀的市民感動不已。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的海洋生物標本館是亞洲最大的海洋生物標本存儲基地,70萬種海洋生物標本讓前來參觀的市民大開眼界。在海洋地質與環境重點實驗室,實驗室為公眾準備了科普海報、深海地質樣品、科普小電影、現場實驗操作等參觀項目。在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重點實驗室,科研人員安排了有害赤潮、生態毒理、水產養殖、漁業資源、海洋生態等圖版展示。在水族樓海洋科普展廳,展示了白鯨、海獅、企鵝等珍稀的極地動物標本。
 
    市民們對所見所聞贊嘆不已,他們紛紛表示,“公眾科學日”普及了海洋科學知識,提高了市民認識海洋、保護海洋、利用海洋的科技意識,弘揚了科學精神,讓市民受益匪淺。
 
    據了解,中科院海洋所作為全國青少年走進科學世界科技示范基地、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山東省關心下一代科普教育基地、山東省少年科學院科普教育基地、青島市科普教育基地,自2001年起面向青島市民舉辦科普宣傳活動,利用豐富的海洋科研和資源優勢,在科學家和社會公眾、青少年之間架起一道溝通的橋梁,普及海洋科學知識、提高全民科技意識,現已成為我市社會影響較大的群眾性科技活動。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始建于 1950 年 8 月,是從事海洋科學基礎研究與應用基礎研究、高新技術研發的綜合性海洋科研機構。 研究所是是中國科學院博士研究生重點培養基地,我國海洋科學研究機構中唯一的海洋科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單位,設有 9 個博士點、 11 個碩士點和海洋科學博士后流動站,現有中國科學院院士 4 人、中國工程院院士 2 人,博士生導師 106 人。建所近60年來,面向國家需求和國際海洋科學前沿,開展了許多開創性和奠基性工作,為我國國民經濟建設、國家安全和海洋科學技術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中國科學院海洋生物標本館是我國海洋生物分類區系、生物地理學、生物多樣性的科研、教學中心和基地,館藏海洋生物標本70多萬號,包括了我國所有大型海洋生物調查采獲的全部或大部分和采集于南、北極在內的54個國家和地區標本,是目前我國規模最大、亞洲館藏量最豐富的,集海洋生物標本收藏、海洋生物分類系統學與生物多樣性研究、海洋生物科普知識宣傳于一體的大型多功能現代化標本館。
附件:
    99视频这里只有精品视频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_国产苏怡静事件在线看_欧美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