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11日,中國科學院、山東省人民政府科技合作座談會在北京舉行。中國科學院常務副院長白春禮、副院長施爾畏、秘書長鄧麥村、副秘書長潘教峰、沈陽分院院長包信和,山東省副省長李兆前、科技廳長翟魯寧、淄博市副市長饒忠明、濟寧市副市長陳穎以及院省相關部門的領導出席了會議,會議由施爾畏副院長主持。
翟魯寧廳長首先匯報了2009年雙方合作的工作進展和2010年合作的打算。2009年,中科院與山東省續簽了全面戰略合作協議,院省共建的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煙臺海岸帶研究所順利通過驗收,一批研究所與山東企業、科研機構共建了科技創新平臺,中科院技術成果在山東轉移轉化為企業帶來銷售收入119億元,利稅19.4億元,社會效益80.9億元。2010年,雙方要在通過自主創新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上下功夫,加強組織領導,加強戰略規劃與咨詢,推進區域創新體系建設,組織中科院力量支持山東省高技術產業自主創新行動計劃的實施,為打造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和建設經濟文化強省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饒忠明副市長簡要介紹了淄博市經濟社會發展以及與中科院合作的情況,希望通過在淄博舉行的新材料科技論壇促進更多的科技成果在淄博轉化。陳穎副市長介紹了濟寧市的基本情況以及在推進自主創新工作的戰略布局,希望中科院組織專家參加第十屆中國專利高新技術產品博覽會,同時在自主創新平臺建設、高端產業園區的方面給予支持。中國科技大學潘建偉教授介紹了量子通訊技術的背景和在山東合作的打算。
李兆前副省長在講話中首先對中科院多年來支持山東經濟社會發展表示感謝。他在全面回顧2009年山東省經濟社會發展所取得的成績時指出,一年來,山東省克服金融危機的嚴重影響,經濟保持了較快的發展速度,GDP達到33805億元,占全國GDP的1/10,地方財政收入2198億元,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得益于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而這也正是中科院大力支持的結果。未來三年,山東省委省政府將通過實施高技術產業自主創新行動計劃,加大政府在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方面的投入力度,引導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共同投入,推進自主創新能力建設,打好調結構、轉方式這場硬仗。他希望中科院加大工作力度,對山東給予更多的支持。
白春禮常務副院長和李兆前副省長
白春禮常務副院長首先對山東省各級黨委政府多年來關心和支持中科院駐魯單位的建設和發展表示感謝。他在講話中指出,2009年是中科院與山東省全面合作取得重要進展的一年,雙方合作的成績十分顯著。在此基礎上,一定要謀劃好2010年的工作。要發揮國家科學思想庫的重要作用,協助山東省制定好“十二五”科技發展規劃;要完善工作布局,加快科技創新平臺建設;要進一步推進技術成果向山東的轉移轉化;要加強人才的培養與交流,探索人才合作的新的機制,吸引高層次的科技人才到山東去創新創業。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把中科院與山東省的合作不斷向前推進,取得更加豐碩的成果。
參加座談會的還有:中國科學院辦公廳主任李婷、基礎科學局局長劉明華、院地合作局局長戚強、資源環境與技術局副局長常旭、高技術研究與發展局副局長孟丹、沈陽分院副院長韓恩厚,山東省科技廳副廳長、中科院山東中心主任王曉斌,浪潮集團董事長孫丕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