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獐子島漁業 海洋生態養殖聯合實驗室”(以下簡稱聯合實驗室)由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和大連獐子島漁業集團有限公司于2008年4月聯合組建。聯合實驗室重點針對海洋健康養殖發展新的重大需求以及海水養殖面臨的資源和環境兩大關鍵問題,圍繞海洋生物養殖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以生態和諧為基礎,以優質高效為目標,以產品安全為主線,以海域環境監測與周期性調查為能力支撐,開展海洋農業種質創制與遺傳管理、生態養殖與環境調控、水產品高值化利用、食品安全管控等關鍵技術的研究與系統集成,實現海洋農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為產業升級和快速發展提供技術支撐,為技術成果轉化提供示范平臺。聯合實驗室向國內外學者開放,設立聯合實驗室開放研究基金,定期向國內外學者發布項目申請指南,吸收國內外海洋科學領域優秀學者到聯合實驗室開展合作研究。聯合實驗室開放研究基金緊密圍繞企業發展過程中的重大需求,解決企業急需的關鍵支撐技術和保障手段;以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承擔的“中國科學院近海海洋觀測研究網絡-黃海海洋觀測站建設”項目為能力支撐,以院企合作的方式構建科學院近海海洋觀測研究網絡系統;支持具有開拓性、前瞻性、創造性的海洋科學新理論、新技術和新方法的研究。第一期開放基金支持4項課題,獐子島漁業集團提供科研經費450萬元,執行期限為2009年6月到2012年6月。
自組建至今,聯合實驗室的建設工作穩步推進,一些標志性成果取得突破,推動產業健康發展的根本性作用得到初步顯現,包括確立了聯合實驗室理事會、科學技術指導委員會成員,建立了聯合實驗室相關規章制度,進一步完善了聯合實驗室的管理和建設條例等,提出了聯合實驗室近期建議開展的工作,聯合實驗室第一批開放研究基金課題亦取得了良好進展。
獐子島及其鄰近海域環境評價與預警預報體系研究課題 自2009年7月起,每月開展多學科綜合調查,初步查明了獐子島及其鄰近海域的生態環境狀況,發現海區營養鹽主要受黃海冷水團、降雨的影響;8月份調查發現降雨后表層葉綠素顯著升高,說明降雨導致的環境變化易導致浮游植物快速增殖。通過檢查浮游植物組成發現,甲藻比例略有升高,但網采樣品中并未發現有毒藻類。但是,同期長島的調查發現大量有毒藻類,說明夏、秋季降雨導致的浮游植物水華是一個非常值得研究的問題。在冷水團存在期間,底層硝酸鹽和硅酸鹽顯著積累,但是對其他組分的營養鹽積累作用并不顯著;在獐子島海域新發現了大量膠質生物和特異性的纖毛蟲集中分布。
圖1獐子島海域觀察到的兩種大量發生的水母
蝦夷扇貝親本保育與遺傳管理關鍵技術研究課題 緊密結合獐子島漁業集團2009年苗種生產情況,完成了對引進的日本貝、褡褳島海域貝、大耗島貝的表觀性狀、性腺切片、能量代謝以及病原菌與貝毒的檢測等工作,發現脫毒海域貝的性腺發育優于原海域貝的性腺,暫養于脫毒海域貝的活力要高于原海域的貝;通過三次水樣檢測兩次貝體檢測發現,在大耗島海域的貝類群體,其弧菌總數、細菌總數高于其它群體和其它海域;該研究結果已在今年的生產育苗中得到初步應用,對生產中的親貝進行脫毒處理后育苗,取得較高的苗種育成率。
圖2 暫養于脫毒海域烏莽島海域的褡褳島貝(WTL)與原海域的褡褳島貝(TL)的肥滿度對比
蝦夷扇貝種質改良與增養殖病害防治關鍵技術課題 2009年培育橘紅色閉殼肌蝦夷扇貝家系100多個,至2009年10月中旬已育成大規格苗種1.5億粒以上,筏養300余畝,底播2萬余畝,證實了紅色肉柱產生的機理是突變個體在閉殼肌中富集了大量類胡蘿卜素,分析了橘紅色閉殼肌選育群體和野生群體的遺傳多樣性,發現兩個群體之間的遺傳相似度為0.8890,遺傳距離為0.1177,反映了選育并沒有造成遺傳多樣性明顯下降,經過5代選擇選育群體的遺傳多樣性保持良好,沒有出現嚴重的近交效應?!昂4蠼鹭悺币勋@得新品種證書。
圖3 “海大金貝”
海珍品養殖環境調控與節能減排設施的工程優化課題 開展了鮑魚循環水養殖小試研究,設計了鮑魚循環水工廠化養殖及水處理工藝,在獐子島漁業集團構建了4套占地面積為4000m2的鮑魚封閉循環水養殖系統,并進行了試運行。開展了刺參環境友好型飼料的研究,通過對8個配方的篩選,得到了1個較優配方,共生產環境型飼料12噸。經過6家海參養殖廠對越冬參苗的投喂,效果顯著,主要反映在海參喜攝食,海參糞便顏色、形狀、易散性好,養殖池水清,池底較喂傳統飼料溶氧高,倒池時間間隔加大,部分廠家將7~10天倒池改為10~12天。
圖4 鮑魚循環水養殖水處理車間
通過合作雙方的大力支持和精誠合作,促進了企業的快速發展,2009年度獐子島漁業實現銷售收入15億元,利潤同比增長超過40%,海洋牧場開發突破1000平方公里,全面實現了生態養殖,企業獲得了國家創新型示范、中國營銷標桿企業和中國食品產業標桿企業等稱號;
目前,雙方正在籌建“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獐子島漁業海洋開發研究院”,利用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人才培養、引進上的優勢,以及獐子島漁業集團政策上的靈活優勢,共同探索新的體制、機制,建立新的產學研模式,開辟新的研究與開發領域,如海洋食品加工、生物制品、海洋藥物、營養品、化妝品等生物高質化利用,走多元化的道路,建立良好的價值鏈評估體系,以及完善的研發與生產模式和人才管理模式,探索新的海洋經濟發展模式和海洋開發戰略模式,開創院地合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