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中科院黨組副書記方新在中科院山東綜合技術轉化中心主任徐巖、副主任王東升的陪同下到中科院地理資源所禹城綜合實驗站調研。地理資源所副所長高星,所長特別助理、綜合辦公室主任劉紅輝,禹城市副市長劉之榮陪同考察。
方新實地察看了禹城綜合實驗站的長期試驗地、觀測場、主要試驗觀測設施和實驗室、食堂、宿舍等工作和生活設施,深入了解了科技人員扎根黃淮海平原30余年的科研工作和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情況。此外方新還考察了上世紀80年代引進中科院微生物所技術成果發展起來的玉米加工低聚糖大型上市企業、禹城綜合實驗站長期開展示范的王子付奶牛養殖示范村、大棚蔬菜健康種植示范戶等禹城市屬單位。
禹城綜合實驗站站長歐陽竹全面匯報了實驗站建站30多年來,在農田生態系統水循環、水平衡及水分高效利用,農田生態系統可持續管理技術體系和試驗示范,農田生態系統結構功能和能量物質轉化機理過程等方面的科研、開發成果。在實驗站,方新仔細察看了實驗站針對華北平原糧食高產目標,組織開發和集成的糧食高產農機農藝綜合配套技術產品,包括小麥免耕播種機、種肥水一體化玉米播種機、籽粒收玉米收獲機、高產早熟玉米新品種、提升耕地地力的微生物肥料和微生物土壤改良材料等。方新對禹城綜合實驗站幾代科技工作者幾十年來堅持扎根農村、服務農業,針對旱澇堿綜合治理、現代農業、生態農業不同發展階段的問題和目標長期開展監測、研究和示范所取得的成果給予高度評價,稱贊禹城綜合實驗站科技人員真正把論文寫在了祖國大地上,為解決國家農業發展的科技問題和地方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大需求做出了實實在在的貢獻。
方新對禹城綜合實驗站下一階段的工作提出了建議,希望在研究所和山東中心的支持、幫助下,做好實驗站新技術、新產品轉化、推廣工作;進一步集成現有各項農業先進技術,提升服務能力;不斷發展禹城綜合實驗站提出的生態高效農業新模式,為美麗鄉村和新型城鎮化建設提供科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