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3日上午,“中國科學院2018年創新成果巡展﹒丹東站”開幕式在丹東新區美術館舉行,丹東市委書記葛海鷹、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局局長周德進、中國科學院沈陽分院副院長馬越紅出席開幕式并講話,參加開幕式的還有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副主任潘亞楠、丹東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于梅、丹東市政協副主席唐亮,開幕式由丹東市副市長潘爽主持。
葛海鷹首先致辭,對“率先行動 砥礪奮進——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科學院創新成果展”來到丹東表示熱烈歡迎!向承辦本次展會的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局、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中國科學院沈陽分院表示衷心的感謝!同時對中科院沈陽分院在丹東開展的院地合作所取得的工作成績給與充分肯定,希望此次巡展能成為一次推動丹東地區科技創新、社會發展的盛會,借以提升科技創新對丹東市振興發展的促進作用。
周德進局長介紹了我院為服務國家、回饋社會,向公眾及時傳播最新前沿科研成果和重大科研進展,七年來力推的“中國科學院科技創新年度巡展”在國內的影響和成效,特別是去年舉全院之力舉辦的“率先行動,砥礪奮進——十八大以來中國科學院創新成果展”,集中展示了近年來的重大產出和重要成果,贏得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肯定,得到了國外領導人、聯合國官員的充分認可,產生了超預期的影響力。除了本次丹東站的巡展,中國科學院的SELF格致論道活動也將在丹東拉開帷幕,希望借助此類活動能夠幫助公眾及時了解科技創新發展的前沿趨勢,體驗科技創新帶來的新變革。還希望通過科技創新與科學普及的協同發展,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更加堅實的基礎和更為強勁的動力。
馬越紅在講話中深情回顧了沈陽分院與丹東企業在礦產資源、裝備制造、海水養殖、農產品深加工等領域項目的合作成效,以及與丹東市人民政府共建技術轉移和產業技術創新與育成等創新體系的歷程及取得的豐碩合作成果,并表示將在院黨組的領導下,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的重要論斷,進一步發揮分院優勢,通過組織展覽展示、科學體驗多種形式,在丹展示中科院科技創新成果、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提高社會民眾和中小學生科學素養。
本次巡展主要以“率先行動 砥礪奮進——十八大以來中國科學院創新成果展”為基礎,遴選了“深空”、“深海”、“深地”、“深藍”、“生命科學”、“農業生態”、“能源”、“制造業”、“大科學裝置”以及“科技智庫”、“成果轉移轉化”、“創新創業”等方面成果卓越、展示形式新穎、展示效果突出的展品。其中有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頂尖技術的中國天眼(FAST)、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微重力科學實驗衛星“實踐十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X射線天文衛星“慧眼”,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領域突出貢獻的“海翼”水下滑翔機、海洋萬米深淵科考“探索一號”、深海載人潛水器“深海勇士”號、量子通信、超導量子芯片等,以及在人口健康、能源結構優化、制造業轉型升級、生態文明建設和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等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領域的重大成果,均通過豐富多樣的科普手段和VR互動體驗向社會公眾集中展示。
丹東站巡展由中國科學院主辦,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局、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中國科學院沈陽分院和丹東市人民政府共同承辦,丹東站巡展活動預計將持續到9月中旬。
馬越紅副院長講話
開幕式現場
參觀巡展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