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院要聞
您當前的位置 :

  9月28日,中核集團第六屆科技工作會暨首屆科技創新發展論壇在北京召開。中國科學院沈陽分院院長、金屬所研究員韓恩厚榮獲第六屆“錢三強”科技獎并受到表彰,同時,為首屆科技創新發展論壇作《核電材料的腐蝕行為研究與服役安全評價技術》特邀報告。

表彰儀式現場

  錢三強是“兩彈一星”元勛、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核科技工業的創建者之一,被譽為“中國原子能科學之父”。中核集團創立“錢三強科技獎”,用以表彰具有突出貢獻的科技領軍人員,是中核集團對核領域科技工作者的最高獎項。每兩年一屆,每屆不超過5人獲獎,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于俊崇、徐銤等都曾獲得該獎。第六屆“錢三強科技獎”共有5位獲獎者,該獎項創立以來共有3位核工業集團以外的獲獎者,韓恩厚研究員是中國科學院內首位獲獎者,這是核工業領域對他及其研究團隊在核用材料服役安全評價領域研究作出貢獻的充分肯定與高度評價。

  韓恩厚,中國科學院核用材料與安全評價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金屬腐蝕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廣東腐蝕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院長、中國科學院沈陽分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金屬所二級研究員。兼任亞太材料科學院(APAM)院長、核反應堆老化主動管理國際組織(IFRAM)國際執委會成員、(核電)環境促進開裂國際合作組織(ICG-EAC)理事會成員、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OSU)兼職教授、《Materials and Corrosion》共同主編、《中國腐蝕與防護學報》副主編、《Corrosion Science》和《金屬學報》等9個科技期刊編委、(國家能源局)能源行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等,曾當選世界腐蝕組織(WCO)主席。

 

韓恩厚

  韓恩厚積極推進核能事業發展,在核用材料服役安全評價領域深耕二十余年,通過不懈探索,率領研究團隊研制出模擬核電設備腐蝕失效的系列原位測試裝備與技術,實現了國產化材料的系統評價,國外同行認為“在這個領域位于國際領先行列”,并榮獲2018年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開拓性建立了核電材料與設備腐蝕評價技術,成功用于大型核電站核一級部件安全評估與壽命預測,使我國擁有自主評價能力,其團隊在2018年榮獲中科院科技促進發展獎;強化標準化研究,牽頭完成并發布了中國核學會針對核電廠用金屬材料在核電高溫高壓水中腐蝕試驗方法的團體標準17項,已應用于核電材料自主研發,部分結果榮獲2020年中國標準創新貢獻二等獎;牽頭創建了中科院核用材料與安全評價重點實驗室,為華龍一號、國和一號、四代堆、部分小堆等部分關鍵設備選材與部件制造工藝評定提供了技術支撐,同時也開展了高熵合金、3D打印等新材料、新工藝在核電中的潛在應用研究,為我國核電行業解決了部分難題,為我國核用材料安全服役及壽命評估做出重要貢獻,相關成果為降低核電運行成本、減少放射性廢物排出具有重要工程價值。

  韓恩厚先后牽頭負責了3項國家“973”項目、核電重大專項課題等多個重要項目;作為第一完成人,榮獲3項國家二等獎,其中2項國家發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榮獲另外3項省部級一等獎、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第一個技術發明一等獎、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等;在國際上榮獲材料腐蝕領域的個人最高獎—國際惠特尼獎,是該獎項設立70多年來首位華人獲獎者;發表論文500余篇,被他人引用1.8萬余次;起草并發布實施標準19項;授權我國發明專利120余件、美國專利3件;軟件著作權8件;合作著編譯著作9部;大會和邀請報告國際國內分別70余次。

附件:
    99视频这里只有精品视频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_国产苏怡静事件在线看_欧美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