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上午,2007年度國家科技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大會頒布了200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獲獎人選和項目。金屬所由鄭志研究員承擔的“乙烯裂解爐管強化傳熱技術”榮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乙烯裂解爐管強化傳熱技術”是一項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發明技術,該技術發明了一種“扭曲片管段”,相隔一定距離安裝在乙烯裂解爐中;創造性地提出了扭曲片管段的設計和制作方法;提出了將扭曲片管段應用于裂解爐輻射段爐管上時的優化方案設計。裂解爐輻射段爐管上加了扭曲片管段后,管內流體從活塞流變成旋轉流,對管壁形成強烈的沖刷,使邊界層的厚度減薄,爐管的總傳熱系數增大,從而降低爐管管壁的溫度和結焦速率,延長裂解爐的運行周期。使用該技術可以降低管壁溫度20 以上,延長裂解爐的運轉周期50%以上,還可以增加裂解爐的處理量7%左右,并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燃料消耗。
自2005年通過中石化組織的技術鑒定后,該項技術在中石化的組織下有計劃地逐步得到推廣應用,截至2006年底,使用該技術的裂解爐已經達到25臺,裂解爐爐型涵蓋了Lummus、Technip、S&W和中國石化等主要裂解爐專利商的爐型,乙烯生產能力達到150萬噸,并呈快速增加趨勢。其中,中國石化燕山分公司的SRT-IV型裂解爐的運轉周期從50天延長到105天,CBL-III型爐的運轉周期從60天延長到99天,北京東方乙烯工程的GK-V型裂解爐的運轉周期從40天延長到110天,同時處理量增加17%。
該技術除用于乙烯裂解爐外,還用于各種管式加熱爐,如煉油工業中的各種加熱爐,各種輸氣、輸油管線加熱爐和各種高壓鍋爐中,同樣可以提高傳熱效果,起到節能增效的目的。
目前,該技術已擁有中國、美國以及歐洲的專利授權。(金屬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