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兩項國家煙草專賣局科技項目“應用全二維氣相色譜/飛行時間質譜研究煙葉中揮發性和半揮發性化學成分”及“生物技術催化煙葉中多糖成還原糖改善品質的研究”成果鑒定會分別于上、下午在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召開。國家煙草專賣局科教司王德平處長、劉征驍組織了鑒定會。劉中民副所長代表我所在會議開幕式講話,感謝國家煙草專賣局對項目的支持及專家組對項目的把關。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蘇慶德教授、上海煙草(集團)公司劉百戰研究員、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郭寅龍研究員、北京大學劉虎威教授、湖南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杜文副研究員、安徽中煙工業公司徐迎波高工、云南煙草科學研究院陳永寬研究員、湖北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黃龍副研究員受邀擔任鑒定會專家組成員。
“應用全二維氣相色譜/飛行時間質譜研究煙葉中揮發性和半揮發性化學成分”項目是2003年經國家煙草專賣局批準的重點項目,由大化所1808組負責并與鄭州煙草研究院共同承擔?!吧锛夹g催化煙葉中多糖成還原糖改善品質的研究”項目是2004年由國家煙草專賣局批準,由大化所1808組牽頭,與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紅塔集團楚雄卷煙廠共同承擔的。
鑒定委員會認真聽取了項目匯報,審查了相關材料,并進行了質疑,經充分討論和評議,一致認為:“應用全二維氣相色譜/飛行時間質譜研究煙葉中揮發性和半揮發性化學成分”項目通過4年(2003年-2007年)的研究,探討了應用全二維氣相色譜技術研究煙葉中揮發性、半揮發性化學成分的可行性,建立了以全二維氣相色譜-飛行時間質譜為核心的煙葉中揮發性、半揮發性化學成分的分析方法,其中定性方法以GC GC-TOFMS自動數據處理為基礎,輔以專家知識糾錯、結構譜圖等手段,并結合GC GC二維保留指數和平行因子算法,提高了色譜定性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將全二維氣相色譜/飛行時間質譜技術用于國內外代表性煙葉化學成分的分析,初步鑒定出了3005種組分。根據查新報告,確認30種為煙葉中新發現的化學成分。與先期完成項目已鑒定出的煙氣化學成分匯總,采用全二維氣相色譜/飛行時間質譜技術共計在煙草和煙氣中鑒定出6171種化合物。與鄭州煙草研究院“中國煙草基礎數據庫”比對分析,發現3198種未包含在中國煙草基礎數據庫中。該課題屬于學科前沿性研究,研究成果的創新性明顯,所建立的分析技術平臺對煙草化學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針對滇西一帶生產的煙葉中水溶性總糖含量過高(達35%~40%),糖堿比例失調,影響可用性的問題,“生物技術催化煙葉中多糖成還原糖改善品質的研究”項目經過3年(2004年-2007年)研究,探討并建立了應用酶制劑催化煙葉中多糖成還原糖改善品質的方法和工藝,研究了有關酶制劑的提取、純化方法和工藝。根據生產需要設計了不同的處理煙葉的工藝方法,形成了從酶制劑的制備、純化到應用的實用性工藝。與對照組相比,在確定條件下經過酶處理后的煙葉中多糖含量降低50%以上,還原糖比重明顯增加,煙氣中香氣含量上升,評吸結果有明顯改善,提高了原料的可用性。該課題對開發特色工藝,發展中式卷煙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專家組認為這兩個項目完成了預定的研究任務,實現了預期目標,取得了創新成果,一致同意通過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