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進展
您當前的位置 :
 
    由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承擔的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土地安全管理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高效鹽土農業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課題于日前順利通過了中期現場驗收。中國科學院生物技術局局長助理、中國科學院農業項目辦公室王大生主任、孫永溪,海洋研究所科技處尹宏、王利民等有關部門領導聽取了課題組的工作匯報。
    課題負責人邢軍武匯報了兩年來課題的執行情況和項目進展。截至到2008年,課題組已經順利完成了預定的階段指標,取得了多項成果,已經申報發明專利2項,待申報2項。特別在堿蓬新品種培育和種源繁育方面獲得重要進展。通過連續選育,將堿蓬成功的分成了油料和蔬菜兩個系列。建立了中科堿蓬油料1號和2號兩個品系,堿蓬油料1號在表土鹽度2%的鹽堿地,其種子產量達到畝產300公斤。植株高度達到2.5米,單株覆蓋半徑0.6米。堿蓬油料2號可以在表土鹽度5%的鹽堿地畝產達到110公斤。建立了中科堿蓬蔬菜1號,在鹽度2%的鹽堿地,畝產鮮菜達到2500公斤。堿蓬食品添加劑研發及其專用種苗技術已經與企業簽訂轉化合同。企業第一批10萬元經費已于2008年5月到位。同時,在鹽堿荒漠的植被修復和重建方面,課題組也取得了重要進展。種源繁育規?;N植生產面積達到500畝,荒漠修復面積1000畝。
    王大生主任對課題組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績給予了高度評價,并從國家土地安全、能源、產業化和高附加值產品研發等方面發表了講話,對課題組下一步的工作做了指示。會后,課題負責人邢軍武向院農辦提交了新研發的高附加值產品樣品。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是國內外最早進行鹽生植物作物化篩選、人工栽培與產品開發研究的單位之一,是堿蓬的作物化的發源地,也是鹽堿農業及其產業技術的原始創新單位。自上世紀七十年代,邢軍武開始對堿蓬的進行了長期的研究,通過堿蓬的作物化,實現了鹽堿環境的直接農業利用。同時,通過在鹽堿荒漠建立堿蓬等鹽生植被,控制和消除鹽堿塵暴,奠定了荒漠鹽堿環境生態治理的理論和技術基礎。而通過在鹽堿荒地種植堿蓬等鹽生植物,可以在耕地之外,利用廣袤的鹽堿荒灘提供充足的生物質能源,有效解決生物能源與糧食生產爭地的矛盾。本課題獲得的不同性狀的優良種質品系及其種源繁育技術、栽培技術,將為鹽堿農業產業和鹽堿荒漠生態修復以及生物能源產業提供技術支持。(海洋所供稿)
附件:
    99视频这里只有精品视频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_国产苏怡静事件在线看_欧美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