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進展
您當前的位置 :
 
    由沈陽自動化所參與研制的我國首艘小水線面雙體綜合科考船“實驗1號”近日在遼寧省葫蘆島市渤海船舶重工公司碼頭成功交付使用。
    “實驗1號”科考船是由沈陽自動化所和中科院聲學所、南海海洋所聯合籌資建造,中船重工702所設計,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施工建造的我國首艘小水線面雙體綜合科考船。該船全長60米、寬26米,排水量2560噸,總噸位3071噸,鋼質全焊接結構,續航力8000海里,自持力40天,最大航速15節,6級海況可正常作業,可在近海及遠洋進行水聲、海洋物理、地質生物、海洋和大氣環境等多學科和交叉學科的科學考察,是我國目前最先進的綜合科學考察船。
    據了解,新船不久將投入使用。該船的成功交付使用也將為沈陽自動化所水下機器人進行整機水下實驗提供一個理想的實驗平臺,為機器人試驗過程中的數據采集提供更為便利的條件。
    4月15日,遼寧省葫蘆島市渤海船舶重工公司碼頭,隨著中科院高技術研究與發展局局長、項目經理部總經理田靜揮斧砍纜,我國第一艘小水線面雙體科考船“實驗1”號建造完成并順利交付。
    這艘綜合科學考察船由中科院聲學所、南海海洋所、沈陽自動化所聯合建造,中船重工702所設計,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施工建造,在國內船舶界創造了多個第一。
    田靜介紹,“實驗1”號科考船集多個“第一”于一身:它是我國第一艘2000噸級以上大型小水線面雙體船,也是我國第一艘小水線面綜合科考船。其小水線面雙體的船型、交流變頻電力推進的動力系統、全船減振降噪、全船自動化、動力定位等功能,無論是在船舶設計方面還是在船舶建造方面,都具有標志性意義和技術引領作用。因其優異的耐波性、良好的安靜性、出色的操縱性、較大的實驗室與甲板面積等諸多適合科學考察的特點,“實驗1”號成為我國目前最先進的綜合科學考察船。
    據介紹,“實驗1”號科考船全長60米、寬26米,排水量2560噸,總噸位3071噸,鋼質全焊接結構,續航力8000海里,自持力40天,最大航速15節,6級海況可正常作業,可在近海及遠洋進行水聲、海洋物理、地質生物、海洋和大氣環境等多學科和交叉學科的科學考察。新船將于近日起航到廣州港,并在5月份投入使用。(沈陽自動化所供稿)
附件:
    99视频这里只有精品视频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_国产苏怡静事件在线看_欧美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