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離子遷移譜技術(IMS)研制的爆炸物探測儀是一種高靈敏的爆炸品的檢測儀,可以在幾秒內完成對郵件、包裹等物品內隱匿爆炸物品的檢測,該技術為各級安全保衛機構提供了良好的檢測手段,并被成功用于機場安檢等爆炸物檢測。
目前,國、內外離子遷移譜爆炸物探測儀多用放射性63Ni源作為電離源,但63Ni源的放射性限制了其在公共場所的推廣應用。最近,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李海洋研究員領導的102組基于商用的真空紫外光燈(波長為123.6 nm)研制開發了一種新型的雙極性電離源(UVRI),該電離源在正、負離子兩種模式下均具有較好的電離效率。在負離子模式下,UVRI-IMS對PETN、ANFO、DINA、RDX等爆炸物的電離效率均高于傳統63Ni離子遷移譜,對PETN的檢測靈敏度可以達到45 pg,高出63Ni離子遷移譜5倍左右;此外,該模式下UVRI-IMS對SO2、H2S、CO2等化合物也具有較高的電離效率。通過對電離機理的研究,發現這主要歸因于紫外光引發的光化學反應產生了大量臭氧分子,最終形成了高濃度的新型試劑離子O3-(H2O)n。在正離子模式下,該電離源可以實現對揮發性有機污染物的軟電離,便于譜圖的解析。這些研究結果對于提高爆炸物探測儀的靈敏度以及爆炸物探測儀的推廣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該研究成果以研究性論文形式被刊登在近期發表的《美國分析化學》(Anal. Chem., 2010, 82 (10), pp 4151–4157。DOI: 10.1021/ac100342y)雜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