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進展
您當前的位置 :

日前,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李燦院士領導的研究團隊將手性修飾的Pt納米催化劑粒子裝入碳納米管內,發現碳納米管顯著加速手性催化的現象。在這項工作中,采用手性修飾劑cinchonidine (CD)修飾限閾在碳納米管管腔中的Pt納米粒子,發現該催化體系在 -ketoesters 的手性氫化反應的活性TOF(turnover frequency)高達1.2 105 h-1,手性選擇性達到96%ee,碳納米管管腔中Pt納米粒子的催化活性和手性選擇性顯著高于碳納米管管腔外Pt納米粒子的催化性能(TOF:1.5 104 h-1,75%ee),也遠遠高于目前報道的最好的Pt/Al3O2催化劑的性能(TOF:1.0 104 h-1,90%ee)。初步研究發現碳納米管管腔對手性修飾劑CD及底物顯示極強的富集作用,這可能是碳納米管內手性催化反應活性和手性選擇性大幅提升的主要原因之一。發現碳納米管內的手性催化加速現象為發展高效多相手性催化合成提供了一種新的策略,也啟發人們對多相手性催化機理的認識。

這項研究工作最近發表在Angew. Chem. Int. Ed. (DOI: 10.1002/anie.201006870,Zhijian Chen, Zaihong Guan, Mingrun Li, Qihua Yang, Can Li )上,引起學術界關注:Chemical & Engineering News在其Science and Technology 欄目中進行了Highlight報道;著名的手性催化學者、加拿大Laval 大學的McBreen教授認為 "This is a substantial step forward in optimizing the application of cinchona modifiers in asymmetric hydrogenation reactions on supported platinum catalysts. It is a lovely blend of concepts from advanced materials, heterogeneous catalysis, and asymmetric synthesis";同時,英國皇家化學會的Chemistry Word雜志(http://pubs.acs.org/cen/news/89/i11/8911news2.html) 也對這一工作給予了報道(http://www.rsc.org/chemistryworld/News/2011/March/08031101.asp).。

碳納米管管腔內的Pt納米粒子的催化活性和手性選擇性顯著高于碳納米管管腔外Pt納米粒子的催化性能

手性催化(也稱不對稱催化)是當今化學領域的前沿研究方向,是合成手性藥物中間體的重要技術,近年來手性藥物工業的迅速發展使手性化合物的合成更加受到學術界和工業界的廣泛關注。大連化物所李燦院士領導的研究團隊,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群體基金項目和國家科技部“973”項目資助下,近十年來一直致力于可用于大規模工業化合成手性化合物的多相手性催化的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先后在負載納米粒子手性催化劑、乳液催化劑和納米反應器中組裝的手性催化劑等方面取得進展,特別是近年來發現了納米孔道的空間限閾效應和納米反應器中的手性催化劑雙中心合作活化加速反應效應,促進了多相手性催化的發展,受到學術界的高度關注。

附件:
    99视频这里只有精品视频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_国产苏怡静事件在线看_欧美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