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進展
您當前的位置 :

 

圖1. 培育的刺參生態苗種 

  目前我國刺參增養殖模式主要是圍堰和池塘養殖,在水深4-5m的淺海也進行少量增養殖,南方一些地方也進行籠養。淺海增養殖的刺參與圍堰和池塘養殖的刺參相比,更加接近野生環境自然生長的刺參,品質和價格相對較高,2014年淺海增養殖鮮活刺參售價高達80-120元/500g,而池塘養殖的鮮活刺參售價僅為50-60元/500g。進行刺參淺海增養殖前景廣闊,但目前刺參的苗種來源大部分為工廠化培育,抗逆性差,底播后成活率低,生長慢,難以滿足淺海增養殖的需求,培育優質、健康的生態苗種勢在必行。 

  在海洋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經費項目“典型海灣受損生境修復生態工程和效果評價技術集成與示范”的資助下,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聯合馬山集團有限公司進行了“刺參池塘生態苗種培育和資源修復技術”研究,取得較好效果。 

  項目通過研究稚參運輸方法、池塘附著基篩選和鋪設方式、天然餌料供應和稚參適宜初始投放規格等關鍵技術,建立了1套刺參池塘生態苗種培育技術和工藝,投放初始規格為10000頭/斤、5000頭/斤和1000頭/斤的稚參,9個月后分別增重11.0倍、59.5倍和37.0倍,平均成活率分別達21.3%、34.5%和52.5%,平均密度分別為28.4頭/m2、13.5頭/m2和5.2頭/m2。通過增加附著基和確定苗種適宜投放初始規格,建立和優化了天鵝湖大葉藻生態系統刺參資源修復技術,資源量提高20%以上。 

附件:
    99视频这里只有精品视频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_国产苏怡静事件在线看_欧美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