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進展
您當前的位置 :

  日前,國家陸地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站“內蒙古額爾古納濕地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站”通過國家林業局3輪審批,獲得批準。該站由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和內蒙古額爾古納濕地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共建,于2014年2月提出書面申請,2014年9月通過初審、2014年11月通過現場考察,2015年3月通過咨詢論證,成為國家陸地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網絡(CTERN)之濕地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網絡(CWERN)站之一。 

  2014年11月26-27日,國家林業局派出專家,到額爾古納濕地進行現場考察,濕地站站長胡遠滿研究員、副站長劉炳臣局長、學術委員會主任韓興國研究員就站址選址、綜合實驗樓建設、固定標準地布局、觀測設施建設、濕地站發展構想等向專家組進行了匯報,專家組對建站的意義、觀測點布局、研究隊伍及發展規劃給予高度評價,認為符合建站條件,建議開展咨詢論證工作。 

  2015年3月30日,國家林業局在北京召開了濕地站的專家咨詢論證會,胡遠滿研究員匯報了建站申請,金昌杰副所長介紹了濕地站觀測與研究在研究所的定位以及研究所的支持情況,與會專家一致同意通過咨詢論證,建議盡快上報審核。 

   

  專家組現場考察與論證 

  內蒙古額爾古納濕地位于黑龍江上游額爾古納河流域,地處我國寒溫帶和中溫帶過渡帶、森林草原過渡帶、歐亞大陸多年凍土區和季節性凍土區過渡帶,是我國高緯度地區唯一的多個生態系統和地理環境的交錯帶。該地區各種環境因子交互作用強烈,對氣候變化敏感,生物多樣性豐富。因此在該地區建立濕地生態站,對于完善全國濕地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網絡,提升我國濕地觀測與研究水平、應對全球變化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額爾古納濕地生態站主站設在額爾古納市拉布大林鎮,副站設在黑山頭鎮。將建設綜合實驗室2處、長期固定標準地10處、地面氣象觀測場2處、綜合觀測塔1處等基礎設施及實驗室。該站將長期觀測濕地氣象、水文、土壤、生物、景觀結構、生態過程,開展多學科、多尺度、多過程綜合研究,主要包括濕地復合生態系統水量平衡、碳收支、物質循環及其調控途經、濕地與凍土相互作用機理、濕地復合景觀格局與過程研究。 

  濕地站建設規劃布局圖 

  1#、2#樣地—森林沼澤濕地 

 

  3#、4#、5#樣地—草原、農田、濕地復合生態系統 

  6#樣地—典型濕地生態系統 

  7#、8#、9#—草原、濕地復合生態系統 

附件:
    99视频这里只有精品视频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_国产苏怡静事件在线看_欧美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