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工業控制網絡與系統研究室承擔的遼河油田示范工程 “油井遠程計量與優化控制系統”300口油井數字化項目已全部實施完畢。該系統是基于WIA無線傳感網絡實現,無線監測點達到1500點,目前整體系統運行穩定。
該系統硬件包括溫度變送器、油壓變送器、套壓變送器、RTU、示功儀、無線網關、無線網橋等,采集了溫度、油壓、套壓、示功圖(載荷與位移的關系曲線)、電量等關鍵生產參數。軟件采用B/S的架構進行設計,包括數據顯示、功圖診斷、理論功圖、產量計量、產量分析、數據歷史趨勢、等功能模塊。
核心優化算法已經申請發明專利5項,達到了國內同行業領先水平。其中,功圖診斷算法實現了遠程診斷油井地下泵的工作狀態,涵蓋了16種工作狀態,包括:正常工作、氣體影響、供液不足、抽油桿斷脫、油稠、游動凡爾漏失、等。經過長期的數據分析與算法改進,功圖診斷的正確率在96%以上,可以作為油井工作狀態的判斷依據并指導生產。產液量計量算法實現了油井遠程軟計量功能,通過井口示功儀采集的懸點載荷與位移的關系曲線,結合桿柱組合、原油粘度、原油密度等基礎數據,通過求取曲率變化率最大的點,計算有效沖程,結合泵的漏失曲線求得產量,通過統計、分析進行參數的修正、調整,達到最佳參數組合。同時結合含水率等參數,求得產液量與產油量。經過長期的實踐與分析,目前的計算產液量平均誤差在9%以內,對生產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油井遠程計量與優化控制系統的全面應用推動了油田精細化、數字化的發展。該系統目前已經在吉林油田、勝利油田進行試驗區塊的安裝調試,為大規模應用以及在長慶油田、新疆油田等推廣應用奠定了技術基礎。(工業控制網絡與系統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