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洋動物生殖與遺傳工程課題組利用高通量測序技術,對凡納濱對蝦的基因組進行了基因組探查(Survey)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成功構建全球標記密度最高的對蝦遺傳連鎖圖譜。
基因組探查(Survey)分析結果顯示,凡納濱對蝦基因組中重復序列和雜合度比例均很高,其高復雜度使得國際上早已開始的全基因組測序與組裝的努力久拖不決,被認為是目前已完成或正在測序物種中難度很大的種類之一。
在基因組探查的基礎上,研究團隊對一個人工選育的全同胞家系的父母本和205個子代進行高通量測序文庫構建和簡化基因組測序。最終構建的圖譜包含44個連鎖群,與凡納濱對蝦單倍體染色體數目一致,整合圖譜中含有標記6,146個,總圖距4,271.43 cM,標記間平均圖距0.7 cM。同時,該團隊還利用該圖譜成功定位了11個體長相關和7個體重相關的QTL,為推動凡納濱對蝦的分子標記輔助選育研究和全基因組選擇育種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資源。
凡納濱對蝦是我國也是世界養殖產量最高的對蝦,還是世界單一種類產值最高的水產養殖對象,培育高產抗逆的對蝦新品種對于推動對蝦養殖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高密度遺傳連鎖圖譜可以定位重要經濟性狀的的QTL位點,利用獲得的生長相關的分子標記輔助經典選育,能夠顯著加快對蝦新品種的培育過程。
目前,該研究團隊正采取多種策略進行凡納濱對蝦全基因組序列的測定和組裝工作。利用基因組Survey組裝的基因組序列數據和BAC末端測序數據,已完成遺傳圖譜、基因組組裝scaffold以及BAC克隆的初步整合,為后續的全基因組序列組裝和重要基因的定位打下了堅實基礎。
相關研究成果近期發表在Scientific Reports上(http://www.nature.com/articles/srep15612),海洋所博士后于洋和張曉軍研究員為該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
凡納濱對蝦高密度遺傳連鎖圖譜(整合圖譜)
凡納濱對蝦遺傳連鎖圖譜(LG1)與基因組scaffold和BAC克隆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