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15年,南黃海連續8年暴發以滸苔為肇事藻種的綠潮災害。滸苔的暴發嚴重破壞了南黃海的生態系統平衡,影響海洋碳匯潛力,并對青島沿岸漁業及旅游業的發展造成了嚴重影響。青島能源所張永雨研究員率領的海洋碳匯團隊與國家海洋局減災中心石曉勇研究員合作,近日在滸苔暴發中后期有機營養鹽的生長支撐作用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每年春季,滸苔首先以小規模漂浮綠藻形式出現在蘇北淺灘,之后在風和海流作用下逐漸向北漂移并不斷擴散,最終在8月左右大量堆積在青島海岸。滸苔在不同暴發階段對氮、磷營養鹽的吸收利用機理一直是科研人員關注的焦點問題之一,但目前對滸苔暴發中后期的營養鹽調控機制了解甚少。李鴻妹等研究人員通過室內培養實驗發現,滸苔不僅可以快速吸收海水中的無機態營養鹽,其對尿素、甘氨酸、腺苷三磷酸及葡萄糖-6-磷酸等小分子有機營養鹽也具有較高的吸收速率。尤為重要的是,當滸苔暴發處于中后期階段,海水中無機營養鹽濃度較低時,滸苔對有機營養鹽的親和力增強,并成為綠潮暴發中后期支撐滸苔不斷生長的關鍵因素。相關成果近日在線發表于Scientific Reports (Li et al, 2016, doi: 10.1038/srep26498; http://www.nature.com/articles/srep26498 )(圖1, 2)。
上述工作得到了973項目、海洋局專項、山東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等支持。
圖 1 滸苔對不同形態氮營養鹽的生長響應
圖 2 滸苔對不同形態氮、磷營養鹽的吸收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