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進展
您當前的位置 :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李燦院士、蔣宗軒研究員帶領的研究團隊前瞻汽柴油的超深度脫硫技術,在十余年的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工作取得進展的基礎上,與陜西延長石油集團合作開發工藝并在其永坪煉油廠20萬噸/年柴油加氫裝置上一次開車成功。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專家組于4月26日至29日對工業化裝置進行了現場72小時連續運行考核。結果表明:該催化劑具有超高加氫脫硫催化活性,能夠在相對溫和的操作條件下達到柴油超深度脫硫的目的。工業化裝置運行平穩,各項指標全面達到或超過合同要求。

成果鑒定會現場

  5月28日上午,“層狀多金屬硫化物催化劑研發及其在柴油超深度脫硫中的工業化”在北京舉行了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的成果鑒定。由中國科學院院士何鳴元擔任主任、中石化科技開發部主任謝在庫教授級高工擔任副主任的鑒定專家委員會聽取了延長石油副總經理羅萬明的工作報告、大連化物所李燦院士的研究報告以及工業現場考核報告,進行了熱烈討論,對該技術給予高度評價,鑒定專家委員會一致認為,柴油超深度脫硫層狀多金屬硫化物催化劑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屬國際領先水平,同意通過鑒定。委員會同時建議,盡快加大該技術的工業應用推廣,使該技術更好地服務于我國清潔柴油生產領域。大連化物所副所長劉中民、延長石油總工程師扈廣法出席鑒定會并發表講話。

  超深度脫硫活性的層狀多金屬硫化物催化劑,采用創新的制備工藝,以層狀金屬化合物作為模板,采用環境友好的原料路線,將活性組分和廉價金屬引入層間制得。該催化劑可應用于直餾柴油、直餾柴油與催化柴油混合柴油及催化柴油的超深度脫硫,可達到國V、以及未來國VI柴油的硫指標要求。在直餾柴油與催化柴油混合(質量比2:1)進料條件下,精制柴油產品硫含量低于1mg/kg(低于1ppm),脫硫率≥99.9%。精制柴油產品收率≥99.4%。精制柴油總硫含量、十六烷值和多環芳烴指標優于國V柴油質量標準。

  這是李燦、蔣宗軒研究團隊與陜西延長石油合作,繼2013年汽油超深度催化反應吸附脫硫技術獲得成功后,取得的又一項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油品超深度脫硫的應用成果。汽、柴油超深度脫硫技術取得成功并雙雙在工業上得到應用,這對我國清潔油品生產技術升級換代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特別是對于緩減大氣環境污染、防治霧霾將起到直接的作用。

附件:
    99视频这里只有精品视频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_国产苏怡静事件在线看_欧美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