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山東藍色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丹東永明食品有限公司共同實施的“中國蛤蜊苗種擴繁和資源修復關鍵技術與產業化”順利通過階段驗收。
中國蛤蜊,俗稱“黃蜆子”、“飛蛤”,是東港高檔海鮮的標志性招牌,是“丹東雙鮮”之一,榮獲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認證,目前售價25-30元/斤,春節前后甚至高達40元/斤。由于過度采捕,遼寧丹東地區中國蛤蜊資源急劇減少,近10年間資源量銳減90%以上,亟需開展苗種擴繁與資源修復。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張濤研究員等研究了親貝誘導產卵、幼蟲培育、附著變態和采苗、苗種規?;虚g培育等關鍵技術,研制出中國蛤蜊工廠化育苗的采苗設施及方法,初步建立了中國蛤蜊規?;绶N擴繁技術,幼蟲成活率達到60%,變態率約20%,苗種中間培育成活率達到40%,培育出苗種1200余萬粒,平均殼長4.11 1.34mm,平均出苗量10萬粒/m3水體。
圖1. 中國蛤蜊
圖2. 培育的中國蛤蜊苗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