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進展
您當前的位置 :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無機膜與催化新材料研究組朱雪峰研究員和楊維慎研究員撰寫的學術專著“Mixed Conducting Ceramic MembranesFundamentals, Materials and Applications”由Springer出版社出版發行。這是國際上第一部混合導體透氧膜研究領域的學術專著,全書共十章。該書系統深入地闡述了透氧膜基本理論,詳細介紹了透氧膜材料、膜制備方法、表征技術以及透氧膜作為膜反應器的多種潛在應用,為從事透氧膜、催化膜反應器、膜分離、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或電解池、傳感器等研究領域的科研人員提供了參考。 

  近年來,該研究組在混合導體透氧膜研究領域開展了一系列實驗和理論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原始創新成果,并在國際相關領域產生了重要影響,如首次提出了混合導電氧化物和氧離子導電氧化物構成雙相膜的新理論和新型雙相膜材料優化設計原則,設計合成了一系列高性能雙相透氧膜材料,系統地研究了該類雙相膜材料,實現了透氧量數量級的提高(AIChE J., 54 (2008) 665-672; J. Membr. Sci., 39 (2008) 120-127; J. Membr. Sci., 360 (2010) 454–460; J. Membr. Sci., 394-395 (2012) 120–130; Chem. Commun., 48 (2012) 251–253; J. Membr. Sci., 462 (2014) 170–177; J. Membr. Sci., 520 (2016) 607–615);建立了一種簡單易解、各參數物理意義明確、廣泛適用的氧滲透模型方程,實現了膜表面氧交換阻力與體相擴散阻力分離以及各阻力常數與動力學常數的關聯(AIChE J., 58 (2012) 1744–1754; AIChE J., 61 (2015) 3879-3888; AIChE J. 62 (2016) 2803-2812);揭示了透氧膜材料低溫失效的機理,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首次實現了透氧膜在低溫區間的長時間穩定運行(Angew. Chem. Int. Ed., 52 (2013) 3232– 3236; Nano Lett., 15 (2015) 7678?7683)。該研究組在催化膜反應器研究中也取得重要進展,提出了一種新型催化膜反應器,首次將生產合成氨原料氣和合成液體燃料合成氣耦合于混合導體透氧膜反應器內,實現了過程高度強化,顯著降低了過程能耗(63%以上),對天然氣化工新技術發展具有重要意義(Angew. Chem. Int. Ed., 55 (2016) 8566 –8570)。 

    基于在透氧膜研究領域的重要影響,朱雪峰與楊維慎受Springer出版社邀請撰寫了該部學術專著。相關研究工作也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科技部、中科院的資金支持。

附件:
    99视频这里只有精品视频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_国产苏怡静事件在线看_欧美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